一、陈建斌家境?
陈建斌个人家庭共四口人,两个儿子,爱人是蒋勤勤,他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工人家庭,没什么背景,就是靠自己努力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二、爱迪生家境?
(1)1854年,发生了一件对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伊利湖南岸沿着湖铁路通车,使得米兰运河的商船生意大减,爱迪生父亲的生意已经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因为一家生活日渐困苦,为了另谋发展,爱迪生一家就此迁居,他们离开米兰搬到密歇根州休伦港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开始新的生活,搬到新居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
(2)1855年,他开始上学,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长和老师都是恩格尔先生。因为爱迪生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在上课时经常经常问老师问题一些另类的问题(如:风是怎么产生的;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而不是四),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
(3)因为母亲南希当时是一家女子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富有教育经验的人,她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儿”,因此南希自己教授爱迪生。据南希平日留心地观察,爱迪生不但不是“低能儿”,而且时常显出才华。
南希经常让爱迪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有一次讲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时,南希让爱迪生到自己家旁边的高塔上尝试,爱迪生拿了两个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球并同时从高塔上抛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爱迪生觉得很神奇并兴奋地告诉母亲实验结果,这次实验也铭刻在爱迪生脑海里。
(4)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爱迪生认识到书的重要性。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并过目不忘。爱迪生在母亲的指导下阅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
如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大卫·休谟的《英国史》,他还读过托马斯·潘恩的一些著作,爱迪生被书中洋溢的真知灼见所吸引,并一直影响他的一生。
扩展资料:
爱迪生的婚姻恋情:
(1)1871年12月25日圣诞节这天,24岁的爱迪生与相识才2个月的16岁的玛丽·史迪威举行了婚礼。
(2)1873年,女儿玛丽昂·艾丝泰儿·爱迪生出世。
(3)1876年,儿子出世,与爱迪生一样命名为“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但人们更喜欢称呼他“小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4)1878年10月26日,儿子威廉·雷斯里·爱迪生出世。
(5)1884年夏天,玛丽·史迪威患了伤寒,起初以为她只不过是受了点凉,吃几服药就会好。因此,正在纽约刻苦工作的爱迪生没有去看她,玛丽的妹妹爱丽丝和医生们每天尽力看护,一直在床边陪伴。
不久,玛丽的病情恶化,玛丽康复的希望落空了。1884年8月9日凌晨,玛丽·史迪威因脑肿瘤医治无效去世。
三、乔致庸家境?
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祁县乔家第三代人,是乔家第四位当家人,也是乔家门中最长寿的人。乔致庸于同治初年(1862年)修建了著名的乔家大院,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乔致庸出身商贾世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乔致庸享年89岁,一生娶有6妻,因乔门中有不许纳妾的家规,所以都是续弦。
四、杜甫家境?
杜甫是官代世家,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有官职,从小他家境优渥。后来家道中落,尤其是安史之乱逃难后生活更是困顿,成都的杜甫草堂就是他的好友帮他建的家园。
五、林青霞家境?
家境贫寒,所以她很小就去娱乐圈演戏养家糊口了
六、胡雪岩家境?
胡雪岩自幼家境贫寒,生计无靠,为了生存,他从小就到杭州城的“信和”钱庄当学徒。在当学徒的时候,他聪明灵敏,又能说会道的,于是就在三年学徒期后,就被掌柜的留了下来做伙计。
在做伙计的时候,又经常单独出去收债、放款,干了好几年,都从来没出现过纰漏,于是就被安排到分场去做工。而胡雪岩发际,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胡雪岩的第一个靠山
当时杭州城有一个落魄书生,名字叫王有龄。他虽然是个官二代,但是由于父亲早逝,家道没落,自己也穷困潦倒的。
当时没人看的起王有龄,包括胡雪岩。但是自从胡雪岩偶然听到王有龄说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有一天,王有龄在饭店持久,说起来自己如果进京城打点的话,可以用混一个盐大使。但是自己却不想做盐大使,想做知县。虽然知县官职小,但是却能杀人、能活人,可以借此做一番事业。
胡雪岩当时正在旁边,一听到这话,立马觉得此人颇有见解,于是问王有龄:你进京打点,需要多少银子?
王有龄回:五百两。
第二天,胡雪岩便交给王有龄一个包裹,里面是500两银子。这500两银子,可以说是胡雪岩“挪用公款”得来的,若是王有龄失败了,不仅自己饭碗丢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要赔进去。
王有龄感激涕零,表示自己绝对忘不了胡雪岩的大恩。事实的确是这样,做了官的王有龄步步高升,从江苏布政使、湖州知府,一直当到了浙江巡抚。
王有龄的官做到哪里,胡雪岩的财就发到哪里。
通过王有龄的介绍,胡雪岩先是代理官府公库,后来又开办丝行,一步步的积累起了原始资本。
但是好景不长,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王有龄在战场上战败而自杀,而胡雪岩,也失去了靠山。
第二个靠山出现
王有龄去世之后,胡雪岩想要再找一个靠山,便把目光放在了浙江巡抚的左宗棠的身上。
当时,左宗棠西征新疆,却因为军饷不够而发愁。而胡雪岩主动找到他,给他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当时还在平定太平天国,左宗棠的部队中,还有很多参加过太平军的士兵,这些士兵刚从俘虏变成士兵,肯定会有矛盾心理,害怕将来拿着自己参加过天平天国而开刀。
而左宗棠依照胡雪岩的点子,发了一道命令:承诺太平军人,如果愿意归降,只要稍接受处罚,再捐点钱,就可脱罪。
如此一来,左宗棠士兵的心态平衡了,左宗棠又凑到了军饷,可谓是一举两得。
成也左宗棠,败也左宗棠
在胡雪岩借着左宗棠发财时,他也不知不觉中卷进了权利争斗的漩涡。
左宗棠和李鸿章,后来都曾出将入相,被列入“晚清四大名臣”,都是为朝廷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但是两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却有出入,当时,左宗棠主张“塞防”,认为新疆才是国防要塞,只有保住了新疆,才能保持京师的安全稳定。
而李鸿章则主张海防,他认为外敌将来自海上,应当把西征的军费,做海防之用。
结果左宗棠抬棺入疆,收复失地,升、封二等恪靖侯。一时之间占据了上风。收复新疆的钱谁出的?胡雪岩。他不仅赞助了一个大头,还给部队送去了诸多草药、军饷。
而李鸿章这才意识到,想要扳倒左宗棠,还是得要从胡雪岩身上下手。因为胡雪岩是左宗棠的钱袋子,只要胡雪岩倒了,那左宗棠必定会受到制约。
1882年,胡雪岩在山海创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收国内的新丝数百万单,打算把中国的丝织行业垄断了。结果这个举动惹怒了外商,随即,外商联合拒购华丝。又因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
“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这就是做生意。”这是胡雪岩曾经最有名的经商秘诀,如今,却成了八个坛子只有四个盖子,胡雪岩的手脚,也开始有点乱了,而现在,偏偏有人要盯死那个没盖的坛子。
而这个时候,李鸿章开始下手了,他收买了胡雪岩最得力的手下,让其发布“胡雪岩没钱了”的言论,让在胡雪岩钱庄存钱的人都去兑换银票,然后用自己的身份,怂恿外国的洋行、银行去找胡雪岩要钱。
而在李鸿章授意下的盛宣怀也下手了,盛宣怀联络各地富商,联手搞垮胡雪岩。在胡雪岩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纷纷表示不会借钱给他。
在胡雪岩已经山穷水尽的时候,李鸿章又出了一个狠招,那就是派一些下三滥去勒索、敲诈胡雪岩。直到这个地步,胡雪岩的资金链是彻底断开了,他辛苦打造的商业帝国也随之轰然崩塌。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破产。
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了斩草除根,李鸿章还指示亲信举报胡雪岩“贪污挪用国家粮饷”,慈禧大怒,直接抄了胡雪岩的家,革了胡雪岩的职。
这一招“痛打落水狗”,直接把胡雪岩打得仅剩半条命。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在福州病逝。同年十一月,胡雪岩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
胡雪岩用了30年创造出来的商业帝国,李鸿章用了三天就将它搞垮,在胡雪岩临终前的遗嘱里面,他留下了三句话:
第一,后人不要经商,第二,后人不要从政,第三,胡李不通婚。”
在死去的最后一刻,胡雪岩还喃喃道:"白老虎可怕,白老虎可怕“,这白老虎,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左宗棠说他:“你是生逢其时,财色双收,官居二品,商界知名。”
胡雪岩答:“我是天从人愿,赌博一生,看似风光无尽,实则如履薄冰。”
不过回首看胡雪岩的一生,他的经商之道,的确是为人所称赞的。尤其是他的经商之道,到今天看来,仍然很有道理,比如:
1、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就是会做生意。
2、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表里如一。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大小如一。
3、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
4、上半夜想想自己,想想别人。
5、想要干大事,就必须懂得跟别人分享,而不是一味地往自己怀里捞。
七、潘玮柏家境?
潘玮柏的家境不错,曾经也留过学,喜欢收藏手表,一块手表就是天价
八、黄家驹家境?
黄家驹的父母只是香港很普通的工人,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好。 黄家驹1962年6月10日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劳工家庭,他们一家七口住在九龙深水埗苏屋邨徙置区内一个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小单位。
父母是家驹最敬爱的人,他中学毕业就开始工作,养活自己也承担着家庭一些支出,最大两项投资一是买吉他,二是和家强一起存钱为父母买了一套房,香港媒体称家驹为“孝顺仔”,那是名副其实的。
九、家境殷实和家境优渥的区别?
家境殷实,一般是几代人的才富积累,家境优渥则是说家庭条件较好。两个都能表达出家庭条件较好,殷实可能是大富,优渥可能是小富。家境殷实一般家教会比较好,家庭成员素质偏高,文化水平高,家境优渥,从小所处环境好,不受苦不受累,教育水平高
十、家境好和家境差的区别?
差别挺大的,要不然现在那多家长要在城里买房给小孩城里读书,就是想孩子的起步点能高点。家境好的读书成绩差没关系可以花钱学各种兴趣班,出了社会人脉金钱都是他的底气。
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出了社会没有金钱跟人脉也只能一步步的往上走,爬的特别辛苦。不管是医疗教育还是生活都是不能比的。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