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京海淀中小学教育质量差距到底有多大?

来源:www.jobdf.com  时间:2023-03-26 09:28   点击:82  编辑:admin   手机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立德树人”为本的育人目标及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成为了必然。但如何让核心素养在一线课堂可教、可学、可测?六个词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极为复杂,而其关键的“最后一公里”在于教师。

近日,海淀进校教育集团以“基于任务型学习的双师课堂”为主题,以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双师课堂”和“一体化联研”实践。远程听评课的华东师范大学赵健老师点赞道:“海淀教育者在做的是一个建模式的探索。”

此次探索有三个创新:第一,聚焦深度学习的任务型大单元教学;第二,双师模式建构;第三,区域一体化联研。

这是海淀教育工作者,面对新时代的育人要求与挑战,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背景下,做出的一次超前的回答:是聚焦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以情境导入和任务驱动的大单元教学新范式;是借力数字化平台,打破教学空间的束缚,实现教师柔性流动的“双师课堂”新模型;也是基于远程听评课和教研共同体,实现“智慧教研”与“一体化联研”的新探索。

这堂好课诞生的背后,是为期20多天的“一体化联研”。20天之内,5次三校联研,4次试讲,10次专家线上线下指导。而这也回答了“坊间的传闻”——是什么成就了海淀教育的传说?

一、挑战性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新范式

这是一堂天花板级别的语文双师课。

一端是海淀进修附属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和语文老师杜春焕,另一端是海淀进修附属三小三年级的学生们和语文老师刘彩昭。通过ClassIn,两个物理空间被连在了一起,两校学生共上一堂双师课。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杜老师。大家看,这就是世界闻名的赵州桥。它又长又宽,横跨在洨河上。赵州桥中间是一个大桥洞,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样的设计多巧妙啊!这座桥不但坚固,还十分美观呢。它的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的图案非常的精美。”



课程一开始,杜春焕老师故意以一段“不完美”的导游词为引入,让学生给自己挑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杜老师……您那句‘又长又宽,横跨在洨河上’,我没法想象它到底长多少米、宽多少米。”

“……这段导游词中,没有说明大桥洞和小桥洞各有什么用处。”

“怎样巧妙呢?最后一句没有说清楚”

“还有一句,栏板上雕刻的图案非常精美,具体是什么图案让它非常精美呢?”

……

随着杜老师在每个环节的任务式支架牵引,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赵州桥的特点,还以项目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导游词的修改,并相互给出评价反馈。

从宏观统编语文教材对学科素养的要求,到单元目标的实现,再具体到课前(竞赛式互动)、课中(合作式互动)、课后(评价式互动),这堂40分钟的双师课,整个闭环设计得高级而又具有新意。

据此次双师课程主要设计者、海淀教研员牛玉玺老师介绍,课程设计其实是围绕即将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实验——以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组织语文教学,聚焦任务群学习开展的教学研究。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强调综合性。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其素养能力,概括来讲小学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四个方面。

在此次课程的设计中,聚焦小导游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了赵州桥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学生来修改自己的导游词,整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进步和应用,也调动了抽象概括的思维逻辑,促进了思维发展。此外,随着“作者通过哪些手法体现赵州桥的坚固、美观”等问题的引入,学生们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传承中华文化,审美能力得到塑造。

第二,强调整体性。以任务为驱动,整合内容、资源、方法。在导游词修改任务中,课程将课文和真实生活情境整合。

第三,强调适切性。围绕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任务设计中,为学生完成小导游任务搭设了台阶和支架。如老师先写不完善的导游词,让学生在对比中,容易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在学生项目小组合作中,老师提前准备了资料袋,为学生准备了模板。

第四,强调在体验性学习中理清、抽象、重构。学生通过文本学习的特点,抽象出语言规律后,可以达到迁移应用——从赵沟桥到卢沟桥、颐和园等,从而建构自己的语言。

第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隐形的课堂主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并让自主合作学习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


二、“双师课堂”——

促进优质教师资源柔性流动

除了课堂设计本身,这堂课还是一次关于“双师课堂”建模式的探索。

通过对整场活动的观摩,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赵健评价到:

“今天我不仅是在听一节课,还有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海淀教育者面对教师发展的新挑战、新任务、新实践,做了一次建模式的探索”。

课程以海淀区高级教师杜春焕为主讲教师,青年教师刘彩昭为辅导教师,搭配两个班级的学生,从备课、磨课、研课开展了跨校际、跨区域的协同式教学。

这次课也可以看做是人工智能双师模型的建构,教师教研团队不断优化迭代,让这次双师课堂达到了协同、公平、互动、融合。

第一,协同。通过教学空间的协同、教师的协同、教学工具系统的协同,线上线下课堂形成了很好的整体,课堂缝隙被弥合。还达到了一体化协同备课。

第二,公平。“两个课堂的学生学习机会是不是比较均衡?如何缩小班级学生的临场感差异?”这是在双师课堂构建中一直面临的难题。而在此次课堂的构建上,主讲杜春焕老师通过眼神、肢体动作、情感投入、互动等方式,很好地驾驭了线下线上复杂的场景。

在课后,海淀进修附属三小的学生向刘彩昭老师感慨到:“双师课堂的学习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杜老师真的特别好,能够让我们和进修附小的小朋友共同回答问题,在与远端的同学们讨论交流中带给我很多启发,让我的思维更加开阔,收获了很多的新知识。”

第三,互动。在适切的任务及技术平台的加持下,达到了生生、师生之间深度的互动,并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课堂中。

“我们一直尝试用更好的方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把他们推到聚光灯下,放在课堂舞台中央。在做完试讲后,会把课堂的时间分配进行数据收集,如在40分钟的课堂,老师占用多少时间,学生占用多少时间,两个班孩子之间互动的时间占多少。所以,这次我们进行了很大胆的尝试,把更多课堂实践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讨论,但整体课堂主线还在,虽然很隐形。”杜春焕老师谈到。

第四,融合。这是本次双师课堂在核心亮点之一,达到了优质教师教学资源的融合共享;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融合到课堂;通过技术平台的切换放大、跟踪、特写、分组等技术,现场学生与远端学生融为一体,深度互动。

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罗滨对本次研讨给予了深度的评价:

“我突然意识到,这次研讨达到的意义和价值,除了为将来的居家学习做准备,为将来的缺老师做准备,为将来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做准备外,还有学生之间跨校际的学习,不用把学生们全部拉到另一所学校就可以实现。”


三、“一体化联研”——

打通教研到教师课堂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教育的教研制度享誉国际,被称为中国教育的宝藏。

从更高维的视角来看,此次“一体化联研”探索了“学习-实践-评价-反思-改进”一体化教学与教研路径,打通教研到教师课堂的“最后一公里”。

在这次为期20多天的区域一体化联研中,先后经历了5次三校联研,4次试讲,10次专家线上线下指导。



阶段1,以牛玉玺老师为代表的语文学科教研员,带领高级教师杜春焕、青年教师刘彩昭开展团队研讨。根据教学进度和双师课堂的需要,在理解学科本质,聚焦单元教学实践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赵州桥》课文特点,确定了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整体教学设计。

阶段2,聚焦教学实践模型,开展示范课。围绕“学习-实践-评价-反思-改进”一体化教学与教研路径,以现场教学案例为“微项目”载体,研讨如何上好一堂课。

整个过程,具体达到了以下效果:

第一,从教研到一线课堂,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刘彩昭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能够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蜕变,了解到语文教学的最新方向,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经历这样一种教学设计的生成过程,我开始学习如何把自己的语文教学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相联系……”

“3月9号,牛玉玺老师约我们面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修改打磨。10号凌晨五六点,牛老师跟我说有一个新想法,但不知道可操作性强不强,他打算亲自上一节课,让我给他安排一个班。之后他骑着小黄车来到了附小,在早上第一节课上,他把想法操作了一遍,我们觉得效果非常好。”主讲教师杜春焕回忆道。

两位老师一致认为,从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到评价,整体过程中加深了对学科本质的理解以及对学科育人价值的把握。

第二,跨校际、跨区域联通教研员、高校专家、一线教师的力量。

“今天,我们分布在海淀的四个区域,还有赵健老师在上海。我们试想一下,将来在云南怒江、四川大凉山、内蒙、河北——只要网络好,设备平台到位,就都没问题。而且未来不一定是双师,可能是多师。”罗滨校长畅想道。

杜春焕老师用“众月捧星”形容这堂课背后的故事。“这堂课不是一个人,而是由一个团队共同打造,有学校领导罗滨校长、林秀艳校长、有备课专家牛玉玺老师、信息技术专家李冬梅老师、华师大赵健老师、ClassIn技术平台工作人员等,很多人共同参与……”

第三,数字化工具构建线上线下联通,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此次一体化联研活动环节分为“课题展示→线上评价→说课→线上互动研讨→专家点评→总结反馈”。

除了在双师课堂中通过数字化工具达到深度互动。在教研场景中,也通过工具技术的加持,以最便捷的方式迅速完成数据采集、智能配置、评课反馈。大家用文档一起编辑协同,短短几分钟,就汇总了来自全国1500多位老师和教研员的评课反馈。技术真正支撑了共建共构,而不是让教研简单“搬家”到线上。

“以一个真实双师研究课为例的联研活动。每一个参与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包括互联网参与人员,内心都在严肃而活泼的参与这场活动——我们在看一种新形式的课,我们在看北京海淀可以上到什么程度,我们在看一流的教研人员如何做教研,我们自己也参与其中——这是一个基于线上线下联通超空间的共同体。共同体的形成,使得数据的生成具有了真实的依托。”一位教研员观摩这次研课后,在自己的博客上感慨道。

四、结语:

本次联研课结束后,杜春焕和刘彩昭还对两个班学生进行了追踪。学生们的反馈是意犹未尽,他们不仅被双师课堂这种创新的形式所吸引,也被对方的老师和同学所吸引。大家都很期待再一次的双师课。

“我认为所有的教学改革也好,新的课堂模式探索也好,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其实还是落在学生身上,学生是检验课堂模式好与不好的关键,他们最有发言权。”杜春焕如是说。

行文至此,笔者猛然发现,无论是学生学习的“双师课堂”,还是教师学习的“双师课堂”和“一体化联研”,这种依托新技术和新平台的“联通主义学习空间”已然成型。这种模式,不仅会让北上广深等经济和教育高地加速发展,也将在全国近2000个县城、近700000个乡村中发挥更大的价值,进而塑造出更加美好、更加公平、更加高质量的“教育新世界”!

原创丨《中小学老师参考》 孙文敏 转载请注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