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古代称木枷为校?
“校”字的本义是古代类似于木枷那样的刑具,用交叉的木头把人管制住。在这个意义下,其读音是jiao 去声。《易·噬嗑》的爻辞有两条说到了校,一条是“屦校灭趾”,说是脚上带着“校”,盖住了脚趾;另一条是“何校灭耳”,说是肩上扛着“校”,连耳朵都夹上了。这里用的都是其本义。
由交叉的木头,可以引申到栅栏。贵族打猎的时候,用这些栅栏拦住野兽,便于老爷们猎杀。这称为“校猎”。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杜甫《冬狩行》:“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打猎与打仗是相似的事情,与野兽打是打猎,与人打是打仗。于是,校引申为军队的一个单位,也引申为军营。“校人”是管马的官吏(《周礼·夏官·司马》中有此官职),“校尉”则管兵的长官。《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汉武帝下诏说:“护军都尉公孙敖三从大将军击匈奴,常护军,傅校获王。”唐·司马贞索隐引用的解释是“五百人谓之校”,所以,“傅校获王”就是率领了五百人俘获了匈奴王。
打猎和打仗都是对抗,于是校引申为对抗。《左传·僖公五年》:“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他不能违抗君父之命,于是就只能流亡。
对抗是面对面的,考核、考察也都是面对面的。于是,校也引申为考核、考察等义。《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这里的考校,就是考核。《论语·泰伯》:“曾子曰:‘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里的校就是“计校”,在这个意义上,>后来写作“计较”。
文章、文字的校对,过去也称校雠。那是两个人面对面的核对,看这个雠字(音chou阳平),就是两只鸟对着说话。
面对面的对抗,也可以是直接的力量或武艺的比试。那样的地方,称为校场。过去大一点的城市都有校场(现在差不多还遗留下地名),那是操练军队、演习战争的地方。这样的操练比武,也是一种比校,如今写为比较。
上面的这些“校”,都读jiao去声。而现在众所周知的读音xiao去声,则是指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中设想上古三代(夏商周)把国家治理好的情况,先使老百姓生活有着落,然后“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当然,这只是孟子的推想。实际上并不一定真的“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这是说郑国人在国家设立的学校议论国政和执政者子产,而子产容忍这种议论的故事。这说明周代的郑国就称学宫为校,并非如孟子所说的那样。
现在我们所用的校字组成的词汇,校长、校舍、校园、校工、校花、校徽、校歌等等,绝大多数都是指学校。
从上面所列的校字的各种意思之中,并没有手持这样的意思。与校刀手能够有些联系的义项,一个是在校场的比校,一个是古代的军事单位。
上面已经说过,人们能够找到的真正能够统帅校刀手的人只是一个,那就是关羽。而在所有“正史”和有关论述军事、武备的著作中,也都没有校刀手的任何记载。看来,校刀手只是说书人、戏曲人等民间艺人专门给“关老爷”设置的一支部队。在古人当然包括民间艺人的心中,关羽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不是一个平常的历史人物、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而是一位神、一位超级大神。给他设置一个“特种部队”不但是可以的,简直是必须的。
实际上,过去的民间艺人特别是说书人,为了用一张嘴,把许多故事说得更加引人入胜,把情节说得非常曲折、把场面夸大的非常宏大,他们创造了许多词汇。拿在将军或官吏周围服务或作仪仗的人来说,就有刀斧手、捆绑手、皮鞭手、棍棒手等等。所以,说校刀手是说书人的创造,是完全合理的。
这些说书人,有一点文化,但是并不精深,所以,他们的创造总是有一点道理,又往往牵强。校刀手,可以理解是经过比校出来的带刀的人。而古代的一校又是五百人,所以关公的校刀手总是五百人。华容道是五百校刀手,战长沙也是五百校刀手。连后面仿照此例造出来的在《连环套》中为梁九公看守御马的“校手”也还是五百人。
二、校组词一年级下册?
校服,校长,校园,校车,校区,校庆,校企,校外,校尉,校网,校友,校医,校队,校斗,校方,校风,校歌校花,校徽,校会,校级,校警,校裤,校卡,校考,校历,校里,校训,校草,校部,校霸,校报,校巴,校内,校名,清校,全校,汽校,卫校,外校,入校,荣校,同校,院校,炮校,上校,出校,本校,母校,名校等等。
三、校的组词一年级下?
校字组词:
校花、学校、大校、校园、校服、上校、
校友、高校、校长、党校、校徽、校训、
中校、校对、技校、校歌、
校庆、夜校、校官、母校、职业学校、
校验、校尉、校历、工读学校、技工学校、
犯而不校、体校、校正、校准、干校六记、
团校、校风、高等学校、校人烹鱼、校刊、大专院校、武校、校本
校,拼音:jiào,xiào,笔画数:10画,
部首: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