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让自己不去关注娱乐新闻?

257 2023-12-09 23:27 admin

一、怎样让自己不去关注娱乐新闻?

最好忙碌起来让自己有别的兴趣点。很多人喜欢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因为对其了解一定层面,当了解一部分内容他做到懂得了,所以会对其更感兴趣。找到另外感兴趣的内容,更多涉猎,不让自己沉浸在娱乐新闻当中。

二、该如何看待娱乐圈新闻占据国人心?

谢邀

知道为什么《我不是潘金莲》采用圆形镜头吗?

因为世人最爱从小孔中窥探他人。

知道为什么人们都爱关注绯闻轶事吗?

因为藉由他人的悲来衬托自己的喜、以别人的忧作为自己的乐、借别人的苦来表自己的甜,是每个人都在做的事情。

人性本如此。因此这世道才如此凉薄。

三、请问今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闻大事件?

hello宝子们!要说保研考核中什么是出题老师们偏爱的宝藏考点,周年性事件绝对算得上一个,经常有重要性不那么高的知识点作为考题出现,就是因为“偶遇”了某个周年,而之前就重要性很高的考点,恰逢周年更是考题翻倍。

这些周年性事件也是非常受到业界关注的,例如今年创刊120周年的《大公报》,特地召开了120周年庆典,还发布了官方贺信。《大公报》在今年的新闻史考卷上应该是个大热门了!

所以今年保研备考中,有关“XXX2”和“XXX3”年份相关的知识点爱宝们都要额外注意哦~,这些知识点要么是整数周年,要么是“X9”周年(作为中国传统,X9周年也是非常值得庆祝哒)

今天播播就从“周年性知识点”切入,为爱宝们整理了相关内容的清单~快来看看今年又有哪些特别注意的内容吧!

整数周年盘点

1

“媒介素养”概念定义30周年

1992 年美国“媒介素养领袖会议”将媒介素养定义为“公众接近(access)、分析(analysis)、评价(evaluate)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其内涵包括:

(1) 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

(2) 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

(3) 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

(4) 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

(5) 对信息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

(6) 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

2

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发表60周年

1962 年,美国著名传播学者罗杰斯等人在玉米新品种的推广研究中发布了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这是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于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这一理论将创新扩散这一过程分为知晓、劝服、决定、实施、确定五个阶段,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五类: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后期追随者、滞后者

该理论认为传播是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之一,并把新观念、新事物的普及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状态,社会变革过程就是创新和发明的推广和扩散的过程。

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与外地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更为重要,而人际传播和本地渠道在劝服阶段更有利,两者的结合是最有效的途径。

大众媒介渠道对于早期采用者比晚期采用者更为重要,传播过程呈现“S”曲线,即在采用开始时速度很慢,当其扩大到一半时加速,在接近饱和时又放缓。

3

李普曼《舆论学》出版100周年

1922年,李普曼出版了巨著《舆论学》,在书中他提出了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两个重要概念。

拟态环境是针对大众传播有可能“歪曲环境”的负功能提出的。该理论认为:

(1)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现实环境(客观世界),一个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虚拟环境(主观世界)。

(2)拟态环境是指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3)现代社会中,“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主要由大众媒介造成。而人们对这种“虚拟环境”的验证能力则相对大大缩小。

(4)当媒介(有意或无意地)“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不仅如此,人们还将视之为“现实环境”而展开现实的行动,结果难免制造出一幕幕悲剧。

“刻板印象”最初专指印刷铅板,1922 年作为一个学术术语进入传播学领域,始于李普曼的《舆论学》一书。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固定的成见”,即“刻板印象”。

李普曼借刻板印象这个概念来指代社会生活中“固定成见”的现象,暗示了他对固定成见现象的理解,固定的成见就像浇筑的铅版一样牢固,并且难以改变,他在书中写道“一旦我们牢固地产生了这种成见,就很难摆脱它。”

刻板印象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模式,人们把对同类事物的认识纳入一种一成不变的认知模式之中,而人们往往在观察某个事物之前,就用头脑中对这一类事物的认知模式来解释了这个事物。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对刻板印象的定义是: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4

“镜中我”概念提出120周年

库利在 1902 年出版的《人的本性和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镜中我”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因此,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镜中我的主要观点是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是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传播活动越活跃, 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总的来说,“镜中我”是自我认识的途径,也是“社会我”的必经之路。

5

中国新闻社成立70周年

6

《解放日报》整风改版80周年

7

《向导》创办100周年

8

徐宝璜《新闻学》出版100周年

徐宝璜是中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学家、新闻学者。他最先在国内开设新闻学课程,1920 年后,相继任教于北平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平民大学等大学,讲授新闻和经济方面的课程。

1918 年与蔡元培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推为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并代蔡元培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主要讲授新闻学定义、报纸的性质等。

1919 年他的讲稿以《新闻学》书名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当时新闻界称其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 蔡元培称赞他的《新闻学》为

9

“横三民”创刊110周年

10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1902 年 6 月由英华创办于天津,是中国近现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民营报纸。目前,大公报的 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著名日报。

“四不方针”宣告了《大公报》的独立报纸地位,是独立自由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还具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上的意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当下,都可成为新闻基本职业道德建设的有益借鉴。

11

美联社改组130周年

美联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48 年。是年,纽约六家报纸联合成立了一个港口新闻联合社,这是美国第一个通讯社,也是美联社的开端。

1857 年改组为“纽约新闻联合社”。以后该社又与美国“西部新闻联合社”、“南部新闻联合社”及“新英格兰新闻通讯社”合作,彼此交换新闻,后西部新闻联合社退出组织。1892 年正式改组为现在的美联社。

12

《北极星报》停刊170周年

13

《蜜蜂华报》创刊200周年

X9周年盘点

1

韬奋新闻奖设立29周年

1993年韬奋新闻奖以他命名,是长江新闻奖的另一前身,由韬奋基金会委托中国记协组织评选,是奖励全国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人员、新闻类节目制片人、校对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从而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邹韬奋同志真诚的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思想作风。韬奋新闻奖和范长江新闻奖在 2005 年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

2

“第三人效果”提出39周年

1983 年,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这种情况产生的心理学依据是自我强化心理。

它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的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身上。

也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

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3

马莱兹克模式提出59周年

来源于著作《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由马莱兹克于 1963 年提出。

核心观点是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

4

苏报案119周年

5

《弢园文录外编》出版139周年

王韬在写作上提出“记事述情、自抒胸臆”的原则,文章不拘泥于形式。该文集影响广泛,其中部分文章曾被当时的《万国公报》转载,对后来的“时务文体”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6

报刊的有机运动提出179周年

这一术语现已成为我国新闻学研究中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通常用于论证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7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创刊189周年

8

《遐迩贯珍》创刊199周年

1823 年 7 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于巴达维亚。该刊从内容到形式均仿照《察世俗每月 统记传》,是其续刊。

内容上首重“神理”,认为神理“是人中最紧要之事,所以多讲之”,此外, 还有人道、天文、地理等。为适应读者阅读习惯,采取中国书本式样,但因刊登不少抨击中国人传统风俗习惯的文章而引起当时中国人的反感。

播播干货盘点......

以上是本期的周年事件盘点,爱宝们如果还有关于本期内容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祝大家面试都顺利过过过!!

四、在哪里可以实时关注到外国的娱乐新闻?

Ins 上有個叫newsdailyhk

五、我们关注新闻时事(这里的新闻不是指时政新闻,是指普通的一些社会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先看图。

上图发生于华中某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地铁站附近

排除某些特定背景导致的情况,民工讨薪事件见报的可能性不低。

在华中某省影响力不错的新闻节目,也可能帮上这些讨薪民工一把。

目睹这一事件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怎么还有这样的人?

这些年在本省新闻节目中看过无数次类似的讨薪事件,相关部门逐渐重视并积极解决问题。

再后来上边有话下来,央视也加了一把火。

我以为如今敢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人已经没几个了,但是很显然,还有。

接着我看到,地铁站安保人员要求民工离开。

图为交涉现场

身为法盲的我,开始疑惑,拉个横幅,一没闹事,二没影响秩序,三没大声喧闹。连搞事情也不算嘛,为啥人家拉个横幅都不行呢?

但我一想,此时地铁站人流量大,也许是安保人员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要求他们离开,也不无道理。

可这些讨薪者该怎么办呢?

每一分,都是起早贪黑,辛苦卖力挣来的血汗钱吧。

接着我在想,他们的境况到了多差的地步呢?

需要这几个中年男人撇下脸面,把自己的不幸暴露在路边,乞求帮助。

但显然还没到最不幸的地步,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有新闻的国家,生活在一个有许多热爱看新闻的民众的国家。

新闻让我们了解世界,观察社会。同时也目睹甚至参与了许多原本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事件。

这也就让他们避免了最差的处境:因为被拖欠的是他们自己的血汗钱而不是别人的,所以根本没有人愿意了解这件事。他们只能用暴力维权,最后得到的补偿也远远少于付出的代价。

他们举起横幅,是因为信任自己的同胞,相信总有人会伸出援手。

而正因为新闻的存在,才会有那些以收集新闻为生的记者们。他们能直接接触社会不公的阴暗面,能利用每一个受众赋予媒介的舆论之力,去最直接的帮助这些遭受不公的人。

那么什么是新闻价值?

不是所有价值都只能用人民币来衡量,不是没有经济收益的事情就没有价值。

你看到农民工讨薪事件,也许只是随手评论,但其实你的关注间接帮助了那几位讨薪者。

你看到某高官落马,也许你会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其实这可能为一批曾经被侵害的受害者们平了反,给予了他们心理的安慰。

你看到某地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暴力冲突案件,或许你只是出于猎奇点开了网页,但可能一周后你切身遭遇了类似的情况,新闻中血淋淋的图片让你惊醒,最终避免了不可控事件发生。

新闻价值是什么?

你觉得别人的事和你都没关系?

你觉得被侵权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你觉得你没有必要帮助别人?

你觉得别人没有必要帮助你?

但世界上这么多事,总有你自己做不到,又需要帮助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去找媒体啊,要是媒体觉得,这个事传播出去后,能帮到你,这就是有价值。

要是能帮到其他和你一样的人,这就是有新闻价值。

题主问,关注和自己无关的新鲜事有什么意义,我的答案就是,你也有可能会有同样的需求,需要那些和你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而让人家帮助你的第一步就是,知道你需要帮助。

你看新闻,就已经帮了别人了,你在关注新闻的过程中赋予媒介的舆论力量,增大了助人者发现求助者的机会。

你看汶川地震,天津爆炸,不是有那么多自驾灾区,自发捐款的人吗。没有新闻没有关注,哪来的帮助,只是这种新闻更大,帮到的人更多而已。

六、有什么关注韩国娱乐综艺新闻的最便捷实时快速的网站?

如果懂韩语的话,像naver,Xportsnews.OSEN这些大型网站都有娱乐新闻专区的。

如果不懂韩语想看最快翻译好的新闻的话就去微博吧:韩国me2day 算是最有名的了。其他我自己关注的还有:哎一股清流

七、为什么世界每天死亡几十万人都没有多少新闻关注,而一旦发生恐怖事件死几个人,所有媒体都要搞个大新闻?

阅读赏析:为啥摔死在浴缸里和被恐怖分子杀掉不是一回事

感谢@萌才是正义的翻译。(见最后)

A False Comparison Between Terror Deaths and Bathtub Deaths

https://www.theatlantic.com/national/archive/2011/09/a-false-comparison-between-terror-deaths-and-bathtub-deaths/244457/

Via Mike Allen, a Los Angeles Times story raises interesting question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post 9/11 homeland security spending, but falls short but failing to question what has become a standard argument used by those who oppose heightened, and therefore more costly, security measures: the specious, "More people are killed by (fill-in-the-blank) than by terrorists, so why do we worry so much about terrorism?" argument.

The "fill-in-the-blank" in the LAT story is bathtub death, but I've also seen pool drownings, kitchen accidents, and gardening mishaps used to make the case that we overreact -- and overspend -- when protecting ourselves from terrorism. The story frames the question this way:

A decade after the Sept. 11, 2001, attacks on the World Trade Center and the Pentagon,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are spending about $75 billion a year on domestic security, setting up sophisticated radio networks, upgrading emergency medical response equipment, installing surveillance cameras and bombproof walls, and outfitting airport screeners to detect an ever-evolving list of mobile explosives.

But how effective has that 10-year spending spree been?

"The number of people worldwide who are killed by Muslim-type terrorists, Al Qaeda wannabes, is maybe a few hundred outside of war zones. It's basically the same number of people who die drowning in the bathtub each year," said John Mueller, an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ofessor who has written extensively about the balance between threat and expenditures in fighting terrorism.

"So if your chance of being killed by a terror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1 in 3.5 million, the question is, how much do you want to spend to get that down to 1 in 4.5 million?" he said.

But Mueller's thesis fails to recognize is that a bathtub death is in most ways not equivalent in impact to a death caused by terrorists. The death of someone in a bathtub accident is obviously a terrible tragedy for that person's family and friends. But unlike a death caused by terrorism, a bathtub death has few, if any, political, economic, foreign policy, societal and constitutional ramifications. In other words, a spate of bathtub deaths might cause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s to seek stronger regulation of bathtub manufacturers, and the bathtub industry might be forced to design safety features whose cost might be passed on to the consumer. But that's about it.

Deaths caused by terrorism, on the other hand, can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The deaths of ten people in bathtub accidents won't cause people to fear leaving their homes; but imagine the impact of 10 deaths in a terrorist bombing of a shopping mall, or a movie theater. And imagine if it happens more than once. The economic impact could be devastating; the impact on the emotional health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would be profound. Bathtub deaths are preventable through individual action and self-awareness. The average citizen, on the other hand, is relatively helpless in the face of a car-bombing, mass shooting, or hijacking (yes, the passengers rose up on one of the four airplanes hijacked on September 11th, and they prevented mass death below, but they still died themselves).

And consider the impact of terrorism on the Constitution, and on our collective self-conception as an open and free society. Just look at the stress placed on our constitutional freedoms by 9/11. A sustained terror campaign, even one with much lower death tolls than 9/11, would inevitably lead to the curtailment of our rights. Bathtub deaths have no such ramifications. Terrorism places terrible stress on intergroup relations; bathtub deaths do no such thing. And an effective terrorist, in this age of easy access to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gents, could cause death on a scale much larger than 9/11. We will never see a dramatic spike in the number of bathtub drownings, but we could very well see such a spike in terror-caused deaths. Most people intuitively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bathtub's ability to cause mass mayhem, and a terrorist's ability to destablize society.

On the story's larger point, that much of our spending is wasteful, duplicative, and poorly-targeted, you're not going to get much of an argument from me. What is needed is better, smarter, spending, not necessarily a massive letting-down of our guard. Terrorism's capacity to affect the functioning of our society, and to fray the bonds that tie citizens together, and to cause mass-casualty events that would dwarf 9/11, makes it a unique and dangerous challenge.

恐怖袭击死亡和浴缸死亡之间的错误对比洛杉矶时报报道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有关公示的911国土安全费用开支的有效性,这些钱很昂贵,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且也没法回答那些反对增加的人所提出的标准的争论。既然有那么多人都死于(某原因)而不是所谓的恐怖袭击,那我们为啥还要那么担心恐怖主义呢?这个报道里的某原因填写的是浴缸摔死。当然我们也知道有游泳池溺水,厨房事故,园艺事故,这些原因同样适用这里,当我们为保护自己免受恐怖主义超支的时候而对这些原因也过度反应。这个报道的大体框架是这样的:自从2011年9月11日的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恐怖袭击发生后的十年,联邦和州政府每年在国土安全方面花费750亿美元,用于建立复杂的无线网络,升级紧急医疗急救设备,安装监控摄像头和防爆墙,投入机场安检人员来探测每一个可能在不停移动的炸药。但这十年里的疯狂花费到底效果如何呢?全世界范围里被穆斯林恐怖主义基地组织杀害的人数在战争地区可能也就几百人,基本上是和每年在浴缸里死的人的数量是相同的。这句话出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约翰米勒教授,他曾经发表过大量有关恐怖主义威胁和打击恐怖主义的支出之间的平衡的文章。他又说了,你在美国可能被恐怖分子杀害的几率是350万分之一,那你愿为了把这个几率下降到450万分之一花费多少钱呢?但是他的论文没有认识到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浴池死亡的影响是不等效于恐怖袭击死亡的。在浴室里的死亡事件,显然对于家人和朋友是一件非常可怕的悲剧。同恐怖主义造成的死亡不同,一个人的浴池死亡通常是几乎不涉及影响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社会和宪法。换句话讲,如果发生大量的浴室死亡,可能会导致国家和联邦政府寻求加强监管浴缸制造商,浴缸行业可能会因此被迫设计安全功能,同时这个成本是转嫁给消费者的,但也仅此而已罢了。恐怖主义造成的死亡另一方面,可能对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十个人在浴缸里的事故都不会引起人们担心离开家园,但是想一想,在一个购物中心或者电影院爆发造成十人死亡的恐怖爆炸事件。想象一下,如果发生了不止一次。这对经济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对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与健康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通过个人行动和自我意识,浴缸死亡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普通民众在面对突然发生的枪击事件和劫持事件(911事件中被劫持的飞机客户,他们努力阻止大规模死亡事件的发生,可是他们也还是逝世了)是无助的。当我们从宪法层面考虑恐怖主义的影响时,所谓的集体的概念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看看911事件给我们的宪法自由所施加的压力,甚至连续不断的死亡人数低于911事件的恐怖事件,也将不可避免地缩减我们的权利。浴缸死亡可没有这样的后果。恐怖主义可怕是对于人们群际关系的压力,而浴缸死亡可没这样的事情。这个时代的某些厉害的恐怖分子,利用化学和生物药剂,造成的死亡规模可能比911更大。我们永远不会看到一个偶然浴缸摔伤数量的增加,但很有可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恐怖袭击的死亡。大多数人是要直观区分了解浴缸死亡导致大规模混乱的能力和恐怖分子扰乱社会的能力。这篇报道最大的论点是,我们的花费是重复的,浪费的,目标不明确,从我的观点你可以知道我们并不会得到多少好处。现在需要的是更好的,更巧妙的,花费,不下降的警惕。恐怖主义影响我们社会功能的能力,以及令群体紧张都将我们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因为他会造成一些使911看着渺小的更大的杀伤性事件,这都使它成为一个独特又危险的挑战。

八、如何看待 有新的新闻动态就肯定有“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并且在短时间内有很多人也同时去关注?

知乎运营做的好~

吸引来了大量黄易的段子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