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脱贫攻坚十佳感动人物事迹是什么?

来源:www.jobdf.com  时间:2023-04-06 09:44   点击:73  编辑:admin   手机版

脱贫攻坚十佳感动人物事迹是什么?

脱贫攻坚十佳感动人物事迹是:

马金莲原是吕梁山区一名贫困家庭妇女,2016年,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护理护工培训,结业后到北京就业,从一名保洁员干起,经过自身努力成长为家政公司的业务经理。2017年,她返乡创业,注册成立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

2018年,她又创办职业培训学校,累计培训1700余人,帮助900余人就业,带动200多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脱贫目标

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新时代对老人有什么方便的地方?

外出坐公交、买菜、扫码挂号、出示健康码……如今,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为年轻人带来的便利数不胜数,但却使一些老年人的生活步履维艰。在全民都要使用智能手机、扫二维码支付的时代,老年人也只能慢慢适应智能手机的节奏。

据中央网信办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超过9亿,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6.7%。这个数字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没有及时搭上这列数字快车。那么在这样的网络时代,老年人的生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他们又该怎样去适应呢?11月3日至6日,山西晚报记者兵分四路,从购物、居家、出行、就医等角度采访了多位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听听他们的困惑和解决方式。

1 最担心的事

不放心手机“钱包”总担心付错款或被盗

“我会用手机支付,但总觉得不安全。”家住太原市杏花岭区富力城小区的王女士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王女士是吕梁人,最近来太原看外孙。几年前,她的手机就换成了智能手机,但学会移动支付,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王女士有仨孩子,这几年,她在孩子家轮流照顾孙子或外孙,智能手机最常用的功能,就是微信视频。“这个功能还是孩子们教了好久才学会的。”她说。2019年,王女士带着最小的孙子回了吕梁,她发现周围的同龄人都开始使用手机扫码买菜、买生活用品了。“我觉得挺方便的,就跟着她们学,也是学了好久才会用的。”

可实际上,王女士始终觉得用手机支付不安全。“年纪大了,就怕付错账。”她说。有时候明明只需要付3元,她却不小心付成了30元。“在老家,卖东西的都还算熟悉,多付了钱还能要回来,可在太原,万一多付了,老板不认怎么办?”王女士一直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只在家人或朋友陪同时,才敢用手机支付,自己一个人时,她还是觉得用现金更保险。

除了像王女士这样担心付错款的,还有老人更担心犯罪分子用技术手段把自己手机上的钱财席卷一空。“手机支付确实很方便,可是风险也很大。”太原市民何女士说。之前,女儿帮她绑定了银行卡到微信支付,她也确实用手机解决了生活中不少的支付需求。可今年年初某一天,她接到一个电话,说她涉及了经济犯罪,要清空她的微信余额。“我一下子就被吓住了,赶紧叫我家姑娘帮我解除绑定。”何女士说。

虽然女儿一直解释,那是个诈骗电话,但何女士始终放心不下。最终,何女士不光让女儿把银行卡解绑了微信支付,还让女儿带着她去银行查了卡内余额。“看到钱真的还在,我才放心下来。但从那以后,我再也

说起养老,很多人会联想到养老院。事实上,老人对于是否去养老院,有着不同的态度。

今年2月,58岁的刘大军把87岁的父亲和89岁的母亲送进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金鸿养老院。两位老人因为糖尿病、脑出血等疾病,已经很长时间生活不能自理。

这么多年,刘大军一直坚持自己伺候父母,没送养老院,就是因为舍不得,觉得老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更放心。“但今年大年初五,父母同时发病,自己根本应付不了,最后下决心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刘大军说,“看到养老院的护工晚上能给老人挠痒痒,我自己都做不到,心里非常感动。以前自己照顾老人的基本需求,忙得焦头烂额,谈不上与老人有情感交流。现在则可以常来养老院看看老人,和他们聊聊天。”刘大军说。

通过照顾父母的经历,刘大军觉得,将来自己七老八十了,养老金也能有3000多元,到时肯定要进养老院,为儿女分忧。

福建的乔女士今年刚好60岁,独身的她为自己选择的养老模式同样是进养老院。“我考虑好了,要进养老院就要趁年纪还不算大时赶紧住进去,这样,我不仅能做义工,照顾年纪比我大的老人,还能有相当一段时间适应养老院的环境。”

但在一些人眼中,住进养老院意味着与社会“脱节”,人生似乎进入了“终点站”。42岁的河北保定居民张春玲不打算把父母送养老院,一来不放心养老院的服务,二来觉得那里气氛不好,老人也不愿意去。

有些老人不选择养老院,则是担心被人贴上“儿女不孝顺”的标签。“何必跑养老院,儿女脸上也没光。”70岁的王玉娥老人说,“如果躺床上动不了了,也不愿意去养老院,孩子面子上搁不住。”

“不得不去”“早早就去”“就是不去”……面对“去不去养老院”这个问题,人们的回答似乎分歧最大。然而,对于身体健康、尚能自理的老人来说,去不去养老院可能是一道选择题,但对于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来说,机构养老日渐成为一种刚性需求。

在家人身边慢慢老去

居家社区养老可能是最符合中国人传统预期的养老模式。

四世同堂、父慈子孝、含饴弄孙……这样的画面那么温馨而美好,想想都让人心醉。孩子一句“爸,妈,我回来了……”,孙子孙女天真的笑声,对于很多老人来说,是无法替代的心理慰藉。从中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老人们对在家人身边颐养天年的那份割舍不掉的情结。

相比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能够对家庭资源、社区资源、政府力量、市场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统筹协调;相比于纯粹的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又能通过政府及专业化服务力量的介入,缓解家庭成员照顾老人的负担。这种既能待在家人身边、又能相对便捷获得专业养老服务的模式,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青睐。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椿树街道的四合上院养老照料中心,接待了几位前来咨询的老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里计划提供日间照料、入住照护等服务。基于政府提出的公益性要求,目前床位主要计划向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半自理老人等群体提供,老年餐桌服务则计划向社区里的老年人开放。68岁的张阿姨说,虽然自己身体健康,现在可以自理,但以后如果有需求,在家附近就能得到服务,感觉很方便,这才是服务到“家”。

养老照料中心正是北京市创设的依托社区内的养老机构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新型发展模式。“养老照料中心首先是一个养老机构,小的十几张床位,大的有上百张床位,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机构养老服务。其次,它与所在街道、乡镇协同合作,了解周边老年人底数和实际需求,通过与专业化公司等合作的方式,让更多选择居家社区养老的老年人享受到专业的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服务。”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说

在新时代,拥有健康、平安、康宁、善忘、长寿,就拥有了五福人生。

新时代的五福人生

健康是福

有很多啊,公交让座养老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