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事绩效考核怎么做的呀?
绩效考核的方法有20多种,不过一般用的比较多的工具有以下几种:
1、目标管理(MBO):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2、关键绩效(KPI):衡量一个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标,是一项数据化管理的工具,必须是客观、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3、平衡积分卡(BSC):它更多是战略梳理工具,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4、关键成果(OKR):OKR是一套定义和跟踪重点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Objectives是目标,Key Results是关键成果,KRs是产出导向,而不是做事导向(所谓产出导向就是关注做事情的成果,而不是仅仅关注事情做了没有)。OKR要求公司、部门、团队和员工不但要设置目标,而且要明确完成目标的具体行动。以上几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每种方法运用得当,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人事绩效考核表怎么做?
一般分三方面考核
第一,业绩考核。主体工作业绩和单位评论业绩比较,可以采用排名方法,这样一目了然,并且业务成绩考核要占主要方面;第二,工作量考核。按照年初计划中要求的员工平均工作量,可以排除所有员工的工作量大小;第三,工作态度考核。包括是否服从工作安排、工作时间是否按要求、敬业精神、团队精神、人际协调能力;此外,还要考虑代表单位获奖情况以及其它社会工作。
三、人事的薪酬绩效该怎么做?尤其是绩效相关体系!?
目前企业通常绩效评价系统有三个导向:
第一个阶段是岗位价值导向: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通过评价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使员工获得薪酬,如同样是助理,销售类助理与人事类助理,通常是销售类助理绩效要高于人事助理,这里并非是个人能力的评估,而是岗位价值的评价导向。目前80%的企业采用这种的是这种评价方式。生产制企业
第二个阶段是业绩导向,体现的是一种多劳多得,工作饱和度的增加、效率的提升及成本降低等,短期一般采用KPI,长期主要是EVA、BSC。职能性人员要想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应明确其真正的业绩是什么、明确价值所在;---业务、销售类企业
第三个阶段能力导向,主要体现出企业组织发展需要的能力,建立配套的任职资格制度、让员工得到晋升,其晋升方向和组织核心提升方向相同,符合组织发展需要;---创新性企业
生产制造型企业多以岗位价值导向为主,业务、销售类企业多采用业绩导向评价系统,而创新性企业多以能力导向进行评估。
为建设更好的评估系统,建议可以:第一、完善好数据记录系统,使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指标有大量数据进行支持;第二、建立系统的分析评估体系;第三、评价与奖励分设系统,即做到表扬与奖励分开。
其实管理者普遍认为职能人员的工作量不好考核。一方面是由于职能人员工作任务性质决定的,其工作很难像销售类或生产类人员好核定出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职能人员很多工作都是领导临时交办的例外工作,而且工作内容比较琐碎,而这些例外工作完成的情况又难以计量。
多数公司对职能人员的绩效考核是以领导的主观评价打分为主,但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的领导不想得罪人,给出的绩效分数或评价结果趋同,拉不开差别,出现“大锅饭”的现象;有的领导对员工工作表现并不全面了解,因此主观评价也不够准确,很难有效评估,还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还有的领导不够职业化,就喜欢围着自己转的下属,对那些默默无闻却努力做实事的人视而不见。
这些都是企业在评价职能类员工或绩效考核方面常常遇到的问题,华恒智信作为一家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通过多年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所总结的经验,建议遇到同类问题的企业可以考虑着手重点从以下方式进行改善:
1.从工作职责出发,设计量化考核指标。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职能部门的核心工作职责,从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三个方面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比如,文秘人员撰写文稿的工作可以用各类文稿的数量进行考核,组织培训可以用组织培训的次数、参加培训的人数等量化考核。
2.明确考核标准。对于确定的各项考核指标,要设定明确可参考的考核标准,约定数量、完成时间要求等。比如,组织培训这个指标的考核标准,要明确“每月25号之前组织培训”,而不是“按时组织培训”。
3.建立量化记录体系。通过设计工作日志,实现对每日、每人的工作进行量化管理,详细了解和记录员工每日的工作任务和用时,作为后期考核结果统计依据。
四、人事需要绩效核算吗?
人事需要绩效和算吗?
这个是需要的,作为人事工作,就是要核算每个人头,每个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干部的绩效,有些小地方小位甚至人事工作的人多,人员也要做他们的人士,也是他们核算一下,一样一起做的。如果人员比较多,就由财务或者说出纳先做好人事也要核算。
五、人事面试有绩效吗?
一般都有,因公司而异。
一般都会有KPI的考核,比如说每天邀约几个人来面试,协助几个人入职等等,具体的可能每个公司都不一样。招聘进来的,是否能过试用期,有些公司也作为招聘人员的KPI考核标准。
绩效,是一种管理学概念,指成绩与成效的综合,是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在企业等组织中,通常用于评定员工工作完成情况、职责履行程度和成长情况等。
六、人事专员绩效工资怎么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七、人事绩效考核的制度及方案?
绩效考核往往与员工的升降,调级调薪有关,其公平公正性最为员工们所关心,人事主管应使其成为一项制度,以下为一绩效考核制度范例,人事主管应该做好绩效考核制度的拟定,宣传解释,说明与修订,执行工作。
第一条 本公司员工考核分为实用考核、平时考核、年中及年终考核等四个种。
1. 试用考核依本公司人事规则规定聘任人员,均试用期三个月。
2. 平时考核。各级主管对于所属员工就其工作效率、操作、态度、学识随时考核;主管人事人员,对于员工请假出勤奖惩应统计详载于请假记录内。
3. 年中考核。于每年6月底举行。
4. 年终考核。员工与每年12月底举行总考核1次。
第二条 考核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三条 以下情况不得参加考核
1. 试用人员。
2. 复职未满3个月或留职停薪者。
第四条 前条不得参加考核人员的姓名,面列于考核人员名册内,丹樱另附不参加考核人员名册报备。
第五条 本公司员工年中、年终考核分工效率、实操、态度、学识、勤惰等项目,并可各分细目,以各细目分数评定(每项分数考核表另完成)
第六条 考核成绩分优,甲,乙等三个等级
第七条 年中,年终考核时,复考及核定,其程序另定。
第八条 办理考核人员应严守秘密,不得营私舞弊。
第九条 年中,年终考核时,有下列情况者,不得列为优等
1. 所请各假(不包括公假)超过规定日数者。
2. 旷工2日以上者。
3. 本年度受记过以上处分未经抵消者。
第十条 任职未满一年者,其年终奖按其服务月数比例发给。
八、人事制定的绩效考核合法吗?
合法。绩效考核是对工作人员考核的核心。单位人事部门可以根据国家规定制定本单位和部门的工作人员具体绩效考核办法。除非其绩效考核办法明显违法国家政策法规和显著的不合理不公平,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合同中一般都会约定相应的绩效目标,这是绩效考核的依据。
九、人事文员还有绩效奖拿吗?
人事文员有绩效拿的呀,我就是在公司做人事文员,每个月都有绩效然后绩效的档次是不一样的,像指挥一样的他们的绩效也都是一样的,职位越高他们的绩效就会越高,每个公司的绩效标准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他们的绩效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公司是如果你请假了肯定要扣相应的绩效的。
十、人事工作绩效目标怎么写?
一、负责本部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协助总经理搞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落实公司规章制度,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促和检查,沟通内外联系,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负责对会议文件决定的事项进行催办,查办和落实,加强对外联络,拓展公关业务,负责全公司组织系统及工作职责研讨和修订,负责公司车辆的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组织架构的设计、岗位描述、人力规划编制、考勤管理的工作。2、招聘使用: 提供工作分析的有关资料,使部门人力资源计划与组织的战略协调一致,对申请人进行面试作最终录用和委派决定,对提升、调迁、奖惩和辞退作出决定,职务分析和工作分析的编写,制定人力资源计划,通过这些使企业内部“人、事相宜”即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将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来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制。3、工作报酬: 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按劳付酬,论功行赏,通过报酬、保险和福利等手段对员工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和保障。其次,促使员工提高士气和生产效率的各种激励策略也是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一种有效报偿。4、培训开发: 现在的市场无疑应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也是一个企业所有岗位技能的集中体现,所以应把全员培训作为企业立业之本,追求全员卓越,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提供培训开发需求和待培训者名单,制定并实施培训开发计划:主要指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品质的培训,为员工发展提供咨询,规范在职培训开发的指导,通过培训开发来“提高员工能力”和“发挥员工能力”以此改进员工的行为方式,达到期望的标准。5、人员考核: 主要负责工作考核,满意度调查,研究工作绩效考核系统和满意度评价系统,制定纪律奖惩制度,以工作职责来制定绩效考核标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公平的决定员工的地位和待遇,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并且提高和维持企业的经营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