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内控机制包括什么?

291 2024-10-12 23:29 admin

一、内控机制包括什么?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是管理风险的一种手段。因此在理解内部控制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企业有哪些风险,哪些是可以通过内部控制防范的,哪些是通过其他手段防范的。

首先,企业风险分类。

风险分类的方式有很多,跟内部控制联系在一起,可以把风险分为两大类: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主要包括政策变更、自然灾害、宏观经济变化等。可控风险主要包括企业运营层面的风险。

内部控制一般来讲控制的是可控的风险,即运营层面的风险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讲的是针对所有风险的管理,而内部控制讲的是针对可控风险的管理,这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其次,内部控制的目标。

广义的风险是中性的概念,它既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因此,企业采取内部控制措施的时候,还需要把可控风险再进一步分类。

有的风险发生后,只能带来损失,因此这类风险就称之为“

危害性风险

”,比如煤矿坍塌、化工厂爆炸等。对于这类风险,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

尽最大努力杜绝风险

”,彻底消除这类风险。因此这类内部控制的方案、手段比较复杂,成本很高。

有时候,企业在做内部控制方案的时候,会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比如某类风险发生后带来的损失很少,但是采取控制措施的成本很高,可能企业觉得不划算,干脆就任由风险发生。

我的观点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企业的风险都不是孤立的,尽管某个风险表面上带来的损失很小,但是这个风险很有可能关联到其他方面,这种潜在的影响有时候是无法估量的,或者说在当时是无法预料的。因此,既然已经看到了风险,就必须想办法控制,不留任何隐患。

继续。

还有的风险既有可能带来收益,也有可能带来损失,比如企业研发某项技术,研发成功就能带来巨大收益,研发失败就会导致前期投入打水漂。再比如企业营销广告,打广告有可能带来业绩增长,也有可能没有效果。这类风险就是“

不确定性的风险

”。

还有一类风险,叫做“

投机性风险

”,它的特点就是企业主动去承受一定风险,获取一定的收益,比如企业做一些投资项目。这也属于不确定性的风险,不过它对企业来说更有诱惑,被高收益所诱惑。

风险与收益是恋生兄弟,高风险高收益。对于不确定性的风险,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

积极管理

”,使之往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内部控制如何去做?

明白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的关系及内部控制的目标,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去实现目标。说到内部控制的实施,书上讲了“五要素”,特别经典的说法。这里无可厚非,五要素已经非常全面的把内部控制的流程概括好了(我一般是对管理学教材的观点进行批判的,但是这里没得黑,五要素确实是全面)。

其实,按照五要素的要求,中规中矩的做风险管理,没错。在面对风险的时候,保持一颗敬畏的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我的理解,简单介绍一下五要素如何去实施。

第一,内部环境。

不管做什么事,一个有利的环境是必须的。内控的核心是制衡,就叫做令行禁止吧。古代行军打仗之前,都会颁布几项纪律。我们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就是塑造一种氛围,让大家听话,这样以后再下达什么命令就容易执行了。如果一开始就一盘散沙,后面就控制不了局面了。

内部环境就是要塑造一种纪律性的氛围。各个管理机构、部门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力恰当分配,一切行动听指挥。

第二,风险评估。

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的影响、采用哪种应对方案。同时企业应该针对某项风险设置一个可承受度。为什么呢,因为上面提到过,风险与收益平衡,一点都不想承担风险,那么收益就没有了。

第三、控制活动。

就是一些具体的做法了。书上讲的很详细,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看看书。这里要考虑上面提到过的一个原则:衡量控制措施的成本与防范风险带来的收益。控制措施可能有多种,当然是选择成本最小的那种,但是不能因为收益太小而不去控制。

第四、信息与沟通。

我觉得这一条用处最大的就是反舞弊。有些舞弊行为,有可能是几个人串通,做出一套完整的流程,外部的人根本发现不了。因此设立举报或投诉的机制,把这些隐蔽的舞弊行为挖掘出来。其实很多大案要案,不是外部检查出来的,而是内部举报的。

第五、监督。

就是看看内部控制措施有没有执行,执行的如何等等。监督,贵在独立和长效。独立不多说了。长效的意思是,建立长效机制,就是说这种监督不是一时的,而是持续的,不搞定期检查。

二、内控管理中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包含哪些环节?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至少包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五个要素,结合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构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的实际,重点浅析“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流程的梳理和再造”、“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制度执行的监督和考核”等五个关键环节及其地位。

三、如何解决内控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解决内控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1.进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建设 2.加强注册计师审计 二、企业内部应完善加强内部控制 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包括完善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位置。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加强风险评估控制 完善控制:包括完善企业制度建设。建立严格奖励与惩罚机制。构建计内部控制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实现内部控制现代化使信息沟通畅通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包括设立独立性、权威性较高内部审计部门,明确内部审计机构职责,高企业内部审计员素质。 内控机制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四、内控管理原则?

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经营活动的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内控管理的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全面性原则:内控管理应当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计划、实施、监督、反馈、改进等各个环节。

审慎性原则:内控管理应当基于审慎的思维和决策,对风险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和预防。

独立性原则:内控管理应当独立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受其他部门或个人的干涉和影响。

有效性原则:内控管理应当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风险,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稳健。

适应性原则:内控管理应当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管理理念等相适应,不断调整和优化,保持持续有效。

此外,内控管理还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保证合法合规经营。

五、内控循环机制八个环节?

1、薪工循环(本循环制度基本建立)(1)人力资源规划(年度规划、人员供需预测、年度预算、编制及工作分析);

(2)招聘管理;

(3)任用管理(考勤、培训、绩效、奖惩、异动管理);

(4)薪酬、福利管理;

(5)解除劳动关系管理。

2、生产循环。

(1)生管计划管理;

(2)仓储管理(物控);

(3)生产管理;

(4)质量管理;

(5)设备养护及安全卫生规范;

(6)生产成本管理。

3、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类别、取得、验收、保管、异动、盘点、投保、保养维修管理)。

4、系统软件运用及电子资料管理循环

(1)硬件及系统软件之购置使用及维护控制作业;

(2)系统复原计书制度及测试程序之控制;

(3)系统开发及程序修改控制作业;

(4)电子文件资料编制作业;

(5)程序及资料存取、输出及处理控制作业;

(6)档案及设备安全控制作业。

5、采购及付款循环

(1)采购管理(请购、采购(进口物料))

(2)验收管理

(3)付款作业

6、销货及收款循环

(1)订单处理办法(2)交货管理程序

(3)客诉处理程序

(4)收款管理办法

7、投资循环

8、融资循环

六、内控管理对应什么?

内控管理对应强化质量、外控销售。

七、企业安全管理内控流程?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如成立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聘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进行分解,签订责任书。

3.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对制度进行宣贯培训。

4.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计划。按计划落实各项制度规定的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及时纠正和督促整改安全事故隐患。

5.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按计划开展新入场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用电,消防,交通等安全培训。

6.定期召开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安全生产例会,改进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评比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八、什么是内控管理?

内控管理的意思是企业为保证经营管理活动正常有序、合法的运行,采取对财务、人、资产、工作流程实行有效监管的系列活动。

九、内控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内控机制建设就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防范和减少风险的发生,由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全过程的介入和监控,采取权力分解、相互制衡手段,制定出完备的制度保证的过程。

1、控制环境

即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具体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单位组织结构;管理者的职能及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用的控制方法;人事工作方针及实施措施;影响本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

2、控制程序

即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针和程序,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它包括下列内容: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效防止舞弊;凭证和账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和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使用要有保护措施;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等。

3、会计系统

即指单位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单位的业务活动,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程序。有效的会计系统应当能做到: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及时并充分详细地描述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期间,以便将经济业务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在财务会计报告中适当地表达经济业务和披露相关事项。

十、内控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现状与实践探讨

近年来,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管理者激励机制在内控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内控作为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管理者激励机制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将从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实际应用情况出发,对内控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现状

近年来,学术界对内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了内控中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实施方法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各种理论模型的构建和案例分析,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研究体系。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也开始尝试将各种激励机制引入内控管理中,希望通过激励手段来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执行力和监控水平。然而,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深入的实证研究。

管理者激励机制在内控中的应用

内控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者的激励,包括内部审计人员、风险管理人员等。激励机制的设计涉及激励指标的选择、激励方式的确定以及激励措施的执行。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推动管理者更好地履行内控职责,还可以提升内控体系的运作效率和有效性。

现实挑战和展望

尽管内控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在理论上有诸多优势,但实际应用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设计激励机制才能真正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如何避免激励机制带来的道德风险等。未来,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来指导内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实际应用,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通过对内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激励机制对于内控体系的作用和影响,为企业提升内部监督能力、规避经营风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感谢您阅读本文,相信本文对于理解内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将有所帮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