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的敏感期有哪些?
蒙台梭利九大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6岁)婴儿开始发出哑哑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两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爆发期,因此,家长可以坚持每天给孩子读绘本,从最开始的家长讲慢慢的让孩子自己看、自己讲,既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又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秩序敏感期(2~4岁)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像幼儿园经常组织的自己穿衣服、洗脸、扣扣子等等都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感官敏感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随着年龄发展,这些感官也会更加敏锐。要注意在生活中积极调动孩子感官的参与度。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小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是比成人更强烈的,这一时期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好时机。可以尝试陪孩子一起种下一粒小种子,让孩子每天观察记录种子成长的过程、有什么细小的变化。动作敏感期(0~6岁)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先整体再局部,先大肌肉动作再小肌肉动作。动作发展中最突出的动作是学会走路,一般一岁的孩子开始蹒跚学步,刚学会走路时孩子是非常活泼好动的,父母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充分活动,同时注意孩子走路时的肢体动作的准确性,这一时期的走路动作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动作。在大肌肉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肌肉的锻炼,比如握笔写字。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结交朋友,对群体活动有向往。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比如与同伴玩耍时如果想玩对方的玩具可以用语言去询问而不是直接用动作去表达,如此来避免孩子之间的冲突。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相对其他能力来说难度较大,时间较晚,需要一定的基础。在两岁多不妨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当孩子的词汇、表达发展到一定阶段,细小动作也发育完全时可以尝试培养孩子的书写能力,要注意的是在书写初期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建立孩子的书写自信。文化敏感期(6~9岁)幼儿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这一时期也就是小学初期,可以尽可能地带孩子去一些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等让孩子亲身观察、体会知识。
#教育
二、十岁孩子敏感期的表现?
儿童敏感期一般是孩子0-10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接受某种刺激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他们对于某种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会一直持续到这种感受需求完全的到满足为止。一般在敏感期,儿童在学习说话和走路时,表现最为明显,因此父母应该注意。
儿童敏感期的表现
1、孩子会对某些事物有高度的要求,比如说不允许自己的衣服上有小破洞,只吃蛋清不吃蛋黄等。或者是开始注重自己的外在,会经常照镜子,或者穿大人的衣服鞋子。
2、喜欢去模仿,最早表现一个词或者一应一答,重复进行,到最后会模仿动作。所以很多孩子在观看动画片时,会去模仿里面人物的动作以及说话的语气。
3、重视表达出自我的想法,对于一些他们不喜欢的食物会表示拒绝,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是自我发现和自我分离的过程。
4、会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和秩序有敏锐的观察,对不动的事物有好奇感,会不断的询问。以及对色彩、书写、符号等产生兴趣。
三、孩子暴力敏感期是在几岁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很多2岁左右的小孩,很喜欢打人。在家里,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外头遇见小朋友也是经常引发矛盾。
带娃出去的家长,觉得很不好意思,可是又管不住自家的娃。尴尬的局面不断上演,让家长很是糟心,纷纷求教有啥妙招,治治自家这个不安分的娃。
2岁宝宝爱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
小希家的男宝,今年2岁了,平时淘气不说,还特别喜欢打人,自己想要的东西,一定要抢到手才罢手。
平时,小希带孩子在园区里面散步,从来都是紧紧跟在娃后面,生怕孩子一不小心惹出什么事端来。一天,小希带孩子在玩球,有一个推着婴儿车的小宝宝路过。
小希恰好接了一个电话,谁知自家宝竟然去拽人家婴儿车上的摇铃,小宝宝的母亲赶紧挡在前面,幸好没有伤到小宝宝。
那个小宝宝的妈妈,非常不高兴,扔下一句,“谁家的孩子这么没有教养”迅速离开了。小希见儿子闯了祸,赶紧跑了过来,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父母如此处理,比“硬碰硬”的管教更有效
在孩子2-3岁的时候,像小希家孩子这样的小宝非常多。这种小孩一般喜欢抢别人的玩具,得不到,就喜欢采取暴力的方式。
其实,这些爱打人的小孩是坏孩子么,其实,不尽然。这个阶段的孩子,实际上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打人敏感期”。
心理学上表示,儿童在2-3岁的时期,都会经历这个“打人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儿童独立意识逐渐变强,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在打人敏感期表现出的一些行为,并不能说是他有暴力倾向。而是孩子内心不满、恐惧、没有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种家庭容易培养出打人娃
1)家长喜欢纵容孩子
有些家长,在孩子出现打人情况时,出于对孩子的宠爱,并不会制止这种行为。孩子觉得大人的是喜悦的,反而会变本加厉,逐渐就养成了爱打人的习惯。
2)家长鼓励孩子以暴制暴
有些家长,会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如果哪个小朋友欺负你了,记得一定要打回去。这种情况的产生,就是家长教育失当的一种表现。
3)家长一些粗暴的行为
有些家长本身脾气比较大,喜欢采取暴力或者严厉的惩罚行为去管教孩子,殊不知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延迟了“打人敏感期”,孩子的性格会逐渐变得怯懦。
聪明的家长这样处理
1)立即采取措施
当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或者需求去打人,家长应该在第一时间制止这种行为,同时把孩子拉开,并保持严肃的态度,告诉孩子“打人这种行为是错的”。
2)认真同孩子沟通
在制止了孩子打人行为后,把孩子拉到一边,蹲下来,平视他,“刚才你是想玩小朋友的玩具,他没有给你,是么”,孩子觉得你理解他了,就好沟通问题了。
3) 教会孩子与人沟通的技巧
家长此时可以耐心的告诉孩子,如何去和其他小朋友沟通。一方面可以尝试着,同对方说,“你可以给我玩一下你的玩具么”。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同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换着玩。如果没有达成心愿,也可以求助下家长,让家长去协调这个事情。
家长平时带孩子出去的时候,多教孩子一些沟通的技巧,这样孩子遇见一些问题的时候,就不会直接采取“打人”这样的方式了。
四、如何指导孩子语言发展敏感期?
对孩子的敏感期,做父母的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尊重孩子的的语言敏感期规律,不进行阻挠和破坏。孩子在岁半左右到3岁左右的时候是他(她)的语言敏感期,从开始的一个字、两个字,到短语词组,再到完整的一句话。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强化性的训练,多听他(她),陪他(她)多说。
2、要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科学的的训练。比如可以让孩子复述一件事,让孩子从爸爸到妈妈那儿去转述一些话,让孩子去讲一下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 ,这样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在孩子说词、短句,练习表达的时候,不要打断他;孩子表述的不太好的时候,要支持他(她),鼓励他(她)。
五、什么是孩子敏感期?敏感期有那么重要吗?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岁期间的某个特定阶段,由于孩子内在发展的需要对外在的刺激感到敏感,从而努力从环境中吸收、学习,以满足成长的需要。
敏感期里,孩子内心会有一股自然的动力,驱使他对所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尝试和学习的狂热,并可以轻松地获得各种能力。比如在手的敏感期,孩子会不断使用手,以发展手的能力。
很多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敏感期内没有得到相应的帮助,导致内在发展受到了阻碍,所以才会在青春期以逆反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在敏感期父母给孩子爱和自由,让孩子在敏感期里努力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健康成长。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医学博士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把儿童必然会经历的敏感期归纳成九种。
第一种,感官敏感期(0-6岁)
从出生起,孩子就会借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周围的环境,认识事物的本质。
孩子3岁前可以通过生理本能来了解周围的事物,到了3-6岁,除了能直观的认识事物外,还能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
感官中,视觉最先进入敏感期,需要父母特殊的保护和进行相应的训练。
有一个男孩,一只眼睛因感染被绑带缠了半个月,由于眼睛没有和特定的神经中枢建立联系,也就是说没有给孩子建立相应的环境刺激,最后导致完全失明。
俗话说:“不用则退”,不管不问会导致视力永远很差。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小孩子吃手问题,是口腔敏感期到了,也称为口欲期。孩子一出生就会用嘴吃奶,除了吃奶,孩子通过嘴来探索外面的世界,获得味觉和触觉,可以促进神经发育。
龙龙已经2岁多了,还喜欢吃手,爸爸很担心,尤其是妈妈不在身边,会一整天都吃手。
可能孩子感情比较脆弱,对爱比较渴望,也可能感觉疲劳、紧张或心情不好时,都会吃手,从中得到慰藉。
这时多抱抱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和爱,让孩子多接触各种东西,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吸引他的注意力,避免无聊而吃手。
个别成年人在紧张焦虑时也会出现咬手指,这是孩子时期的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
孩子口欲期一般是从两三个月开始,到1.5岁左右结束,但每个孩子有个体差异。
主要行为表现为吃手,舔吸周围物品,玩具,咬东西等。
这期间需要保证孩子手的卫生,环境卫生,需要严密看护孩子,以免吞入小物件。
在孩子感官期,父母可以准备一些色彩纯净鲜艳的图片,会发出声音的玩具等作为教材。
当孩子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不危及别人,没有危险的情况下,父母可以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第二种,动作的敏感期(0-6岁)
动作发展主要包括两个领域,一个是身体运动方面,比如走路,走路的敏感期是1.5-2岁,另一个敏感期是手的动作。这个通常发生在1.5-3岁。
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孩子是非常愿意不断的走,哪怕跌倒了再次的爬起来,那个阶段也是手部动作的发展期,因为只要孩子走到哪里,他的手就抓到哪里。
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发育与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是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孩子手部动作发育良好对于智力发育很重要的。
在孩子动作的敏感期,父母应该充分的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而且运动也有利于孩子左右脑的均衡发。
第三种,语言敏感期(0-6岁)
当婴儿学会看大人口型说话时,就开始模仿,并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这这意味着孩子进入语言敏感期。对成人来说,学习一门语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对于婴幼儿来说是很容易,这正是语言敏感期所具有的魔力。
这个时期,父母应该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也可以用反问的方式来加强对孩子的表达能力。一般在1.5岁开始学会说话。
第四种,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我们整天因为工作生活忙碌奔波,常常忽略周边环境的一些细小的事物,但孩子却能捕捉到其中的美好。
到了某一阶段 ,孩子突然对地上的蚂蚁、小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抓在手中不放,或者看着小虫子发呆,这时孩子进入了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此时,父母不必过于担心孩子的卫生问题,手脏了,衣服弄脏了,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小物品,有时间可以陪同孩子,引导孩子仔细探究,帮助孩子观察,让孩子保持对事物的好奇。
第五种,秩序敏感期(2~4岁)
这个时期孩子突然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变得惊恐不安,甚至哭泣或大发脾气。
所以这个时期孩子对物品摆放的位置非常在意,甚至不准别人进行移动,做事时必须按照程序,否则就要重新开始。
这时孩子需要建立一个熟悉的环境,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生活的地方。
当然,父母也不必太担心,当孩子从熟悉的环境中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他的智能也得到发展,以满足成长的需要。
第六种,社会规范的敏感期(2.5~6岁)
在孩子两岁半左右时,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将兴趣转移到交朋友、社交、参加群体活动上,这时进入了社会规范期。
此时,父母要帮助孩子了解日常生活规范和社交礼仪,并且努力遵守,为孩子成人以后打下遵纪守法的基础,也能够懂得自我约束,成为自律的人。
第七种,书写敏感期(3.5~4.5岁)
孩子开始拿着笔在墙上地上涂涂画画,或者学大人的样开始写字,这时孩子进入了书写敏感期。为维持孩子对书写的激情,父母不要因为孩子乱写乱画而打断孩子的自我学习,应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并对他的书写行为给予鼓励和赞美,
并且尽量提供丰富的书写材料。如果父母在这期间给孩子创造充满乐趣的书写环境,孩子的书写敏感期就会也会提早到来,或者爆发的更加激烈。
第八种,阅读敏感期(4.5~5.5岁)
当孩子对图书感兴趣,喜欢看书或者愿意听大人读书时,这就进入了阅读敏感期。
虽然阅读期出现的比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观、动作等敏感期,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挖掘,孩子的阅读就能自然而然产生。
此时,父母可以给孩子多买一些书,布置一个充满阅读氛围的环境,让孩子能够随时接触到书,同时父母最好养成阅读的习惯,更能促进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成为知识渊博的人。
第九种,文化敏感期(6~9岁)
这个敏感期是最晚的,虽然孩子在三岁左右对文化产生了兴趣,但真正探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却在6-9岁。
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给孩子提供多少信息,就能吸收多少,孩子的大脑已经做好了接收大量文化信息的准备。
在这个敏感期,多到孩子接触多方面的知识,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孩子就会很快接收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相对于人漫长的一生,孩子的敏感期比较短暂。但是,孩子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能力、智力、心理等,却是一生发展的基础。
父母要多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孩子在爱和自由的空间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敏感性。
孩子对世界一无所知,全靠在敏感期的学习和探索,让他们拥有了适应外界条件的能力,拥有了更好成长的基础。
所以,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了解孩子的九大敏感期,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发现孩子的敏感期行为,给孩子爱和自由,帮助他顺利度过敏感期。
六、中班孩子在生活方面敏感期的表现?
1.色彩的敏感期
特点:对五颜六色的东西充满好奇,喜欢不同颜色的搭配,开始对涂色活动乐此不疲。
建议:和孩子一起用各种颜色的涂色材料完成一幅“作品”,满足孩子的色彩需求。在布置房间时,合理搭配各种颜色,将色彩融入环境。
2.执拗的敏感期
特点: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把“不”挂在嘴边,想要大人按照他的想法来,否则就会情绪化。还会经常发脾气,被大人认为是“任性”、“胡闹”。
建议:遇到执拗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学会观察与倾听,了解孩子的需求。除了耐心地和孩子讲解一些规则,还可以试着改变策略,和孩子一起发展生成新游戏。
3.藏、占有欲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开始对“我的”、“你的”有了自己的概念,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具有很强的占有欲,不愿意分享。
建议:首先要明白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必刻意批评孩子。家长可以结合一些以“分享”为主题的绘本,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4.坏话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喜欢说“坏妈妈”、“臭屁”,大人听到这些词语后反应会很强烈,孩子开始发现这些负面语言的力量,逐渐喜欢使用坏话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建议:初次听见孩子说这类词汇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询问和引导,得知孩子的动机并且引向正确的说辞。如果孩子反复说这些的话,家长应该尽量保持平静,让孩子觉得这些话和其他语言没什么区别,当他们觉得这些词语无法引人注意的时候,就会觉得无趣,不再接触这些词汇了。最不可取的是用批评的方式说教,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5.语言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开始喜欢模仿周围人说的话,可能还会时不时蹦出大人都难以置信的一些成语。
建议:这个阶段可以帮助孩子扩充他们的词汇量,最好把这些词和生活环境相关联,比如在介绍花朵、树木等方面的词汇时,可以带孩子去户外看花、树叶的样子。此外,大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语,孩子模仿力极强,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该说的“脏话”等等。
6.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特点:“今天穿的衣服颜色不对,我不要出门”,“没有把鞋子放到床的左边,我不能睡觉”,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爆发,孩子做事要求完美,开始对吃、穿、用的物品逐渐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对外界的评价非常敏感。
建议: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不要嫌麻烦图省事而依大人的标准执行,保留孩子追求完美的标准,这是一份珍贵的品质。
7.剪、贴、涂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的动手能力强,对剪刀、画笔、胶水等工具爱不释手。
建议: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满足孩子的需求,同时也要和孩子一起参与相关活动。
8.思维的敏感期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好奇,不断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当你回答了一句之后,紧接着又会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在一问一答中,孩子逐渐出现了思维。
建议:保护好孩子这份宝贵的好奇心,如果无法立即回答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用孩子的语言来解答孩子。
9.延续秩序的敏感期
特点:秩序感,用过的玩具要归位,毛巾一定要放整齐。
建议:尊重孩子,保护好这份品质。试着放慢自己,多多观察和倾听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序的外部环境,以配合孩子的内在秩序感。
10.色彩的敏感期
特点:非常喜欢一对一交换东西,完全不在乎东西的价值是否对等。
建议:孩子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有自己的决定权,老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不能以成人的价值标准来介入。家长平时要给孩子储备一些玩具、物品,让孩子有交换的条件。
4-5岁(中班)孩子敏感期
11.审美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开始对自己穿的衣服有了自己的标准,特别是女孩子,喜欢打扮自己。
建议:为孩子设置化妆间,投放各类供孩子装扮自己的材料。此外,要给孩子的审美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他们充分的自我探索空间。
12.出生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喜欢问自己从哪里来,不停地打听自己的出生。
建议:不管是老师,家长,面对这样的问题,都不能应付了事。在幼儿园,老师可以结合一些生命的绘本,告诉孩子生命的由来。家长也可以参考一些科普书,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13.情感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会主动表达“我爱你”,并且会不停地追问“你爱我吗?”,情感开始细腻,表达自己情感的同时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情感。
建议:接收到孩子的情感表达的时候,要给予热情的回馈,保护好孩子这份情感。
14.数学概念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对数字开始敏感,爱上数数,看到路边广告牌时会注意里面的数字,等公交的时候会不停询问这是几路车。
建议:这是孩子数学敏感期的第一阶段,家长要在这个期间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建立数学的概念。
15.性别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开始注重谁是男生,谁是女生,并且对男女不同性别特征产生好奇。
建议:引导孩子,区分男女性别。
16.符号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对识字、拼读产生了兴趣,当他们发现自己名字里面的字,出现在其他地方的时候,会非常激动。
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文字卡片等材料,并配合动作,让孩子宏观地认识文字。
17·爱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一开始会想要和爸爸、妈妈“结婚”,到了幼儿园之后想要和老师“结婚”,5岁之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变得非常明显,开始有意识地在喜欢的同伴面前表现自己。
建议: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婚姻敏感期的到来感到高兴,不要对这类话题避而不谈,而应该给孩子更为自由的空间,家长也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觉得爱和婚姻是美好的事情。
18.音乐的敏感期
5-6岁(大班)孩子敏感期
19.书写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逐渐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书写的热情就像急流一样无法阻挡。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写字的地方,经常家里的墙面上留满了他们的笔迹。
建议:家长可以尝试在家中为孩子开辟一面墙或者一个特定的区域来满足孩子的书写欲望。
20.绘画敏感期
特点:孩子绘画和书写敏感期是类似的,只要有笔在手,总想画画写写。画画是孩子表达感情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建议:给他个大白纸吧,对于宝宝的神作——不干预、不嘲笑、多鼓励,就让他画出真实的自己。
21.社会性兴趣发展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渴望了解社会规则,喜欢扮演各类社会角色,并且建立角色所对应的规则。比如孩子扮演老师来照顾小朋友,安排值日生来打扫教室、整理玩具。
建议:在教学活动时,老师可以选举一些小组长来带领小组完成任务。此外,多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去敬老院服务老人,去公园捡垃圾,让孩子在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22.动植物、实验、收集的敏感期
特点:喜欢收集各种自然物,喜欢在家里、幼儿园里养蚕宝宝、乌龟、小兔子等等小动物,喜欢探索一切自然界的奥秘。
建议: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户外探索大自然,让孩子手机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和孩子一起观察记录,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责任心。
总 结
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家长和园所老师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机会。
在孩子成长的敏感期,其实很多时间都是在园所度过的, 老师和孩子情感的交流会让他们 感受到安全,同时也感受到自由,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掌控
七、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我女儿就是这样,很敏感 说点什么就是说她的不是了,一生气就生半天,不过这几年改善多了。
这个时期的孩子敏感,希望得到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注,但是所有的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去休息这个,我们什么时候说错话了,或者做错了什么是自己都不知道。
她是不认识这是错的,怎么讲就是不明白错在哪?为什么错。错在哪?我想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就给她看电影,看电视,动画片,生活当中的事例。只要涉及这方面的我就和她说,后来她也认识到她其实为之生气的事是微不足道的,不必挂齿。慢慢的她就改了不少。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八、为什么说绘画是孩子的“第二语言”?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世界是很神奇的,事物呈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并需要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很多孩子就会选择“画”出来,而绘画也基本上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孩子的“作品”,所以绘画成了孩子最好的表达方式。
是的,绘画是孩子的一种语言,是孩子自我表达的工具。与他们这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孩子的许多想法与现实都有很大的距离,但绘画可以使他们把自己的想像、愿望变成可见的东西表达出来。孩子们都愿意,甚至是无意识地用“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这几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因此,绘画是内在于孩子的一种自我表达工具,是孩子的一种语言,因为语言的本质含义不外乎就是人进行自我表达、相互交流的一种物质手段。
绘画活动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内心情感与需求。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未能达到自己的愿望,孩子便在图画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通过图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以此求得心理平衡。有一个小女孩她总是画着一个留长辫子的女孩,画中的女孩鞭子又长又粗辫子,特别夸张。原来是这个小女孩很想留长头发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因此,父母如要了解孩子,就必须重视绘画这把打开孩子心理的钥匙。
另外,绘画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孩子的图画作品除了能反映出孩子的动作发展、绘画技能外,还可以折射出孩子的情绪反应、性格、自信心、等各个方面的特点。比如,如活泼、自信的孩子构图就比较大胆、线条粗框,更多会选择红、黄等暖色调,但可能在作画时还比较粗心、不拘小节。而内向文静的孩子画画认真,有始有终,但画面比较拘谨、放不开,色调偏冷、注重细节等。
九、6岁孩子敏感期注意事项?
1、细心观察
虽然每个孩子都会有敏感期,但其敏感期的出现时间也因人而异,成人必须始终保持着客观的态度,在日常里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
宝宝在敏感期阶段,接受某种刺激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他们会对某种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续到这种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为止。尤其在孩子学习走路、说话时体现得最明显。如果父母意识到这种敏感期的存在,就能适时地从各方面促进孩子的成长。
2、布置自由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室非常注重环境的秩序性。比如教室中教具按照固定的顺序摆放在多层架上,从最简单逐渐到最复杂,很有秩序,并且大小尺寸也都便于孩子使用。
当家长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成长环境。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有序的外在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内在秩序。
尽量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接受丰富的讯息,了解各类风土人情、自然万物。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孩子也能有规律地生活,减少生命力的浪费,利于其正常发展。
十、孩子的敏感期你抓住了多少?
孩子有6大敏感期,细小事物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社交敏感期,动作协调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精致化敏感期,每个敏感期的时间不同,时间有重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