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得如何?

来源:www.jobdf.com  时间:2023-02-17 09:05   点击:3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走过了52年的光辉历程,对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所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航天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五大能力:一是进入空间的能力。共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100余次发射,拥有高中低多种轨道的发射能力;二是卫星研制与应用能力。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有遥感、通信、导航定位、科学实验等几大卫星系列,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载火箭与航天器的设计、制造、试验和测试能力,建设了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发射场和覆盖范围广泛的航天测控网,建成了气象、海洋、资源、通信广播卫星等多个卫星地面系统和应用体系;四是载人航天能力。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五是空间探索能力。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他说,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11月7日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这是继我国1970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2003年实现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在此,我代表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在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中给与帮助的欧空局等国家和机构表示感谢。 他指出,中国的应用卫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装载高分辨率载荷的资源一号02B卫星于今年9月19日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3/04卫星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2006年12月发射的风云二号D卫星,与风云二号C卫星实现了在轨备份和双星对气象的同步观测;海洋一号B卫星于今年4月11日成功发射,该卫星在A星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进,目前已交付使用;2006年9月发射了返回式“航天育种卫星”,共搭载了236公斤农作物种子;东方红四号卫星公用平台研制获得成功,其具有输出功率大、承载能力强、服务寿命长的特点。去年5月14日,由中方研制、基于该平台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并完成在轨交付,去年6月1日成功发射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北斗二号导航卫星系统试验卫星于今年4月14日成功发射,为我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张伟还同时透露,去年10月发射的鑫诺二号直播卫星,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导致卫星天线、太阳能帆板无法打开,至今不能工作。后续直播卫星将按计划继续发展。 他还说,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卫星应用,在遥感应用方面,中巴资源卫星数据对国内的公益部门、科研部门实行了免费政策,极大地扩展了应用范围,目前已分发1500多个用户部门22万多景数据,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信资源一号02B卫星的发射成功,会进一步拓展应用,满足需求。风云二号D卫星与风云二号C卫星在轨互为备份,保证在高需求时段每天可获得96幅云图,不仅拓展了观测范围,而且提高了观测频次,极大地提高了卫星气象观测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通信应用方面,研制并发射了鑫诺三号卫星和中星六号B卫星;在导航应用方面,国家航天局启动了“北斗系统民用市场开发与产业化”专项,共投资4亿多元,安排了16个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项目。此外,中国国家航天局积极推进环境减灾小卫星、资源一号02B卫星等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的统筹建设,并大力推进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的一期工程建设,总投资18亿多元。 在国际太空合作方面,他说,在中国政府资助下,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亚太多边合作秘书处于2006年7月至2007年4月在北京共同举办了历时9个月的亚太空间技术应用硕士培训班。培训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具体承办,来自亚太地区8个国家的18名学生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以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为重点,按照联合国外空司教育培训课程的要求,共设置了22门必修和选修课,5门实践课和15场专题讲座,为增强亚太国际空间能力,促进空间技术在亚太地区的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过积极推进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签署了中俄联合火星-火卫一探测协议,中国在俄设立国家航天局代表处的工作也正在筹备之中;成立了“中英空间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确定了继续研制下一代先进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计划;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并交付使用,委内瑞拉通信卫星项目正抓紧研制,明年即将发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公约已正式生效,批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公约》的国家已达7个;我国积极倡导在联合国外空委框架下建立天基减灾的多边机制(SPIDER)已正式成立;我国正式加入了政府部门间利用空间设施减低重大灾害宪章(CHARTER),加入了国际导航委员会(ICG),同时还积极参与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减缓工作和国际深空探测战略协调机制(ISECG)以及对地观测组织(GEO)等。 他还透露,按照中国政府批准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相关内容,未来几年中国将重点发展月球探测二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工程等重大项目。同时,中国将继续推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风云二号03批气象卫星和风云四号新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新型海洋卫星尽快立项;要完成资源一号03卫星、海洋二号卫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3颗卫星的研制发射;建立卫星直播系统,积极开展宽带多媒体、音频广播卫星的研究,保证我国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满足国内的需求;发射专门的新技术试验卫星,验证新技术、新设备、新器件;加强空间科学研究,优先支持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自主创新项目,研制硬X射线望远镜、返回式微重力卫星;研制完成中俄联合火星探测等国际合作项目;初步建立空间环境监测体系,提高对空间环境的认识和探测能力。力争到“十一五”末,我国自主研制的在轨运行卫星数量实现较大的增长,卫星的种类、性能指标有较大提高,更多地进入业务化运行。 他指出,未来三年,中国将完成中俄联合火星-火卫一探测项目研制和发射工作,建立驻俄代表处;落实中欧合作框架下的项目,发挥中英联合实验室技术交流平台的作用,推动中法合作项目取得实质进展,明确中巴后续合作规划,大力促进卫星遥感数据在亚太地区和非洲的应用推广;完成委内瑞拉通信卫星在轨交付及相关合作项目;正式建立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并启动实质性合作项目。积极促进在亚太地区的航天产品和服务出口;继续支持做好联合国及政府间和平利用外空的各项工作,建立联合国天基减灾(SPIDER)北京办公室,促进亚太地区的空间技术减灾工作;中国作为参与灾害宪章(CHARTER)的成员国,要完善工作机制,兑现中国的承诺。此外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遥感、通信、导航等应用领域的合作,以及在生命科学、微重力试验、空间环境探测、日地物理等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积极探讨夸父计划、地震电磁监测卫星的多种国际合作方式等。

1952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1956年3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56年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这是中国航天事业最早的领导机构(由航空主管部门代管)。同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 9 5 6年10月15 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1958年1月,国防部制订了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1967年)发展规划纲要。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钱学森等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了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 “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1958年8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同年11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1958年4月,在甘肃酒泉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标志着中国航天第一个自主发射基地的诞生。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从此,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研制航天运载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1 9 6 2 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 1963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1964年4月2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继1962年3月21日首次试验失败之后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1965~1972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立项研制。 1966年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67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专门负责研制各类人造卫星。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1月30日,中国研制的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使中国具备了发射中低轨人造卫星的发射能力。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由“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美妙的“东方红”乐曲首次响彻在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1957年10月4日)、美国(1958年1月31日)、法国(1965年11月26日)和日本(1970年2月11日)之后,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1年3月3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科学试验卫星,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此后又陆续发射了“实践二号”、“实践三号”、“实践四号”和“实践五号”,大大推进了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当月29日返回地面。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人造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此后又先后建成了“远望”2号、“远望”3号和“远望”4号航天测量船。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发射高轨道人造卫星的发射能力。 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这是中国第一次一箭多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82年10月7日―16日,中国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4月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o赤道上空。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测控和准确定点等技术。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实用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2月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技术由试验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88年9月14日―27日,我国导弹核潜艇在东海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1988年12月25日 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枚“织女一号”火箭。 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射服务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截至目前,中国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1年1月22日下午18时23分 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 1991年2月22日,“长空一号”无人机系列研制成功。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开始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命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至今,“神舟”号飞船已分别于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和2002年12月29日成功进行了四次无人试验发射,首次载人航天、实现中国人“飞天”梦想的夙愿指日可待。 1994年2月22日 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 1997年8月2日,我“长征三号乙”成功将美国为菲律宾制造的马部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997年9月2日,我国“长二丙”改进型火箭首发成功。 1997年10月17日,我“长征三号乙”将“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1997年12月8日,我“长二丙”改进型火箭首发铱星成功。 1998年3月26日,长征火箭将两颗美国铱星送入预定轨道。 1998年5月2日 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1998年5月30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中卫-1号”卫星。 1998年7月18日,长征火箭首发欧洲国家制造的通信卫星成功。 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试验卫星。 1999年11月20日, “神州”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 2001年1月10日“神州”二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道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试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与“神州”一号实验飞船相比,“神州”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进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2002年3月25日“神州”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学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州”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2002年12月30日“神州”四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后,于1月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这艘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一致。飞行中,先后进项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围绕地球十四圈后于10月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返回。这是我国第一次载人飞行。落点误差5公里。宇航员刘利伟。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州”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双人在太空停留了五天,进行了各种人在太空生活的试验。环绕地球飞行325万公里。宇航员活动范围扩大到生活舱(轨道舱)。于17日5时38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落点误差1公里。宇航员聂海胜、费俊龙。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602秒“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2007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