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叫介护士?

来源:www.jobdf.com  时间:2023-01-16 00:56   点击:2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我国正在步入老年化社会,随着城镇退休职工人数的大量增加,“未富先老”势必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二代结构的家庭,更令老人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有人预测,未来的十年到廿年,老龄化社会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老年护理,将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护士”“护工”分工不明

上海是全国率先跨入老年化的城市,目前,上海女性的平均寿命达到80岁,男性的平均寿命也在70岁。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全市在册户籍人口有1334.25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就有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近年来,上海各种养老托老机构在不断增加,老年护理院、敬老院、托老所、养老院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县,却依旧是供不应求。一些设备齐全收费合理的养老院,排队预约登记等空床位的人数甚至过百,到闭上眼睛仍然排不上号的大有人在。

老年人感叹养老院难进的同时,养老机构也大叹苦经。床位紧张,入不敷出,更重要的是护理人手少,无法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几乎所有的养老机构都招聘有为数不少的护工,这些大多数从农村出来的护工,经过系统培训上岗后,也只能从事替老人喂饭、洗澡、翻身、倒尿盆之类简单的体力劳作。替老人量体温、测血压、清理褥疮、口腔清洁、插管护理、吸痰等护理工作,还是得由护士来干。护工护工,“护”几乎为零,护士护士则“工”大于“护”。一面是护士人手紧缺工作量大,一面是护工不能全方位提供到位的服务,老年护理成为困扰上海养老机构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倘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协调和解决,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就大打折扣。

“治疗”“养老”两种概念

与中国毗邻的日本,早在三十年前,就进入了老年化社会。有资料显示,2000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7.4%,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25%。从某种角度说,中国的老龄化正步日本之后尘。上海作为全国经济较发达城市,与日本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和可比性。他们的养老体系法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上海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少,我们可以在他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国情,取长补短少走弯路。

日前,由上海市红十字会与日本旭川庄合作举办的“老年护理师资培训班”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正式开班。这是中国开设的首个老年护理培训班,也是中国与日本两国间有关老年护理问题的友好交流。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学员,分别来自全市十多家红十字老年医院,她们不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更是老年护理的骨干护士。

有着多年老年护理经验的梁红,是红十字田林老年护理医院的护士长。第一天上课,日本老年护理的先进理念就让她感慨不已。原来,在日本的老年护理中,治疗康复和养老是完全分开的,不像我们,老人只要住进老年医院就万事大吉,哪里还分什么治疗什么康复,反正到了医院就是养老。

日本的老人生病,首先会进入老年医院进行治疗。病房、病床、病员服、氧气瓶……在那里,他们接触最多的是医生和护士,然后才是护工。待病情稳定之后,老人会被送入康复机构进行康复,之后才到养老院或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六房或八房一厅的格局,会客厅卫生间厨房间等居家设施也是一应齐全,老人可以在会客室聊天,去厨房间下厨,回自己房间休息,与其说是养老院毋宁说是一个大家庭。这里没有医院里整齐划一的病床,几乎看不到身穿白大褂和护士服医生护士,和老人们形影不离的不是护士也不是护工,而是“介护士”,一种在日本专门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专职人员。

老人不要大包大揽

年过六旬的冈本澄江女士,现任日本旭川庄敬老院的副院长,从事护士工作已有35个年头的她,向记者介绍说,大约在十五年前,日本开始推行专职护理老年人的“介护士”。现有日本的从业护士约120万人,另外有41万人考取“介护士”执照,其中的11万人在老年护理一线岗位上,而且大部分是年轻女性。与护工不同的是,“介护士”和护士一样,需要通过卫生学校两年的正规学习,经过考试合格才能获得执照。

“一走进日本敬老院,第一印象就是清洁亲切,无论从哪里观察,都不像是在病房而像是在自己的家。廿岁左右的‘介护士’和穿着自己居家服的老人们在一起,和他们聊天,陪他们下厨,那种感觉就像是生活在一起的祖孙。”上海市红十字遵义老年医院的护士长杨莉萍,对去日本参观养老院的情景记忆犹新。

“介护士”学校的教室都被布置成养老院,四通八达的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甚至还有厨房,厨房里调味品齐全,各种规格的砧板和各种型号的菜刀,专为学生学习做饭而备。学校甚至要求学生随身携带针线包,随时练习以便今后为老人服务。

“要讲护理水平,阿拉上海护校毕业的护士绝对不比日本‘介护士’差,我们还有医学院护理系大专毕业生呢。要说差距,日本老年护理‘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学。”二医大卫生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张静芬老师如是说。

在中国,人们通常习惯把为老人做多做少当成评判护理工作的好坏,大多数老人也觉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洗澡洗衣全有护理人员包下才是老年生活的享受。在日本却截然相反,“介护士”并不大包大揽,而是设法协助老人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除非是瘫痪在床,老人们更喜欢享受烹饪的乐趣,“介护士”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原料,然后配合指导老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即便是卧床的老人,也不愿意让人喂饭,护理人员会替老人准备好最省力的餐具:汤匙被弯成各种弧度和角度,筷子被设计为夹子式,以满足各种需要老人。到过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地铁中给老人特设的专座,一般都是空着,因为没一个人会承认自己是老年人。“我并不老,我的生活还能自理”这才是愉悦的老年生活。冈本澄江女士就是典型的例子,64岁的她放着退休金不领,偏要继续工作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并以此为骄傲。

取长补短盼立法

日本的敬老院,大多集中在各个社区。规模不大,设施也比较简单,一个单人间,一般只容纳下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一只床头柜,不过五六个平方米。而上海目前新建的养老机构,大多以豪华高档来吸引人,上海红十字办公室叶主任表示,豪华高档固然吸引人,但对于绝大多数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来说,门槛还是高了些,动辄一两千元的费用,让许多想进养老院的老人望而生畏。养老院主要还是应考虑人性化、实用性和合理性,与其把资金过多投入到硬件设施上,不如降低建设成本,毕竟养老院是大众化而非贵族化。

日本老年护理中的“介护士”,是否适合搬到上海,搬到中国来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简单的机械照搬行不通。毕竟中国和日本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差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日本今天的老年状况,就是若干年后中国的镜子。“介护士”养老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一整套完备的老年保障体系,包括保险和立法。

日本老年护理工作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先进行列,政府的相关法规和保障体系功不可没,这也是值得上海乃至中国学习借鉴之处。据二医大医学法学双学士学位的陈毅俊老师介绍,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为解决本土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出台了《老龄人福利法》,1982年,针对老年性疾病的增多,又颁布《老龄人保健法》。到了1990年代,日本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卧床不起和痴呆老人,于是在1997年,日本政府推出《介护保险法》,该法规定,日本公民从四十岁开始,必须参加保险,这样,到了老年之后,就可以享受介护护理,买了保险,又有法律保障,这老年生活当然也就没有后顾之忧。

据悉,德国在早些年也曾在国内推行过“介护士”,由国家全部承担老年养老的经济压力过于沉重,政府入不敷出最后不得不宣布这一计划的失败。对照日本,德国之所以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前期的投入,而日本所实施的介护保险,使每个人早在中年时期就替自己的晚年进行了投资。

现在上海养老院的收费大多属于自费,假如是一位需要生活护理的老人入住养老院,单单依靠他的养老金是不够的,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急剧增长,这将演变成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有专家建议,面临即将到来的老年化社会,政府所亟待解决的,就是通过立法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介护是指以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为基础、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的帮助。介护服务

对象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弱势人群,包括不能完全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儿童和残障者。介护工作内容以照顾被介护者的日常生活并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为主,如为老人烧饭、洗衣、洗澡、喂饭、整理房问,陪老人谈心、读报、逛街、游公园、去医院看病,甚至护送老人访亲拜友等。介护工作目标是提高被介护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

简单说,介护士的工作是介于家政服务员与护士之间的。在日本,介护士比护士低一个等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